试析籼粳杂交晚稻甬优9号高产栽培技术

试析籼粳杂交晚稻甬优9号高产栽培技术

ID:25865472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3

试析籼粳杂交晚稻甬优9号高产栽培技术_第1页
试析籼粳杂交晚稻甬优9号高产栽培技术_第2页
试析籼粳杂交晚稻甬优9号高产栽培技术_第3页
试析籼粳杂交晚稻甬优9号高产栽培技术_第4页
试析籼粳杂交晚稻甬优9号高产栽培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析籼粳杂交晚稻甬优9号高产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析籼粳杂交晚稻甬优9号高产栽培技术试析籼粳杂交晚稻甬优9号高产栽培技术前言:甬优9号是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研究所和宁波市种子公司用甬粳2号A与K6093杂交配组育成的籼粳三系杂交稻品种,是单双季兼用水稻新品种,米质达国标及部标优质米2级标准,于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2010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区于2010年引进种植,经过近几年的实验示范,表现群体整齐、株型适中、穗大粒多、后期转色好、米质优,深受农户欢迎,已得到较大面积的推广。并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一套适应本地的高产的栽培技术,介

2、绍如下:  1甬优9号晚稻特点  水稻分为籼、粳两种,在早些年我国对于杂交的技术均是局限在籼籼杂交和粳粳杂交之中,但是后来此项杂交技术所带来的增产已经接近极限。籼粳杂交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它继承了籼米的清香,也继承了粳米的口感清甜,并且在杂交之后产量迅速提高,现在已经在我国大力进行推广。目前在我国大力推广的高产的籼粳杂交有甬优11号、甬优6号、甬优4号、甬优9号,最高的记录比之前的杂交已经每亩增产了80多公斤。  籼粳杂交甬优9号从2006年开始在长江三角洲作做晚稻栽培,表现为株型中等、穗大粒多、后期转色好,增产的效果

3、十分明显。2006比对照增产20%,2007年比对照增产19%。甬优9号的叶瘟的抗性:2.6级;穗瘟为:4.0级;白叶枯病为:5.3级;褐稻虱为:9.1级。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在2007年决定大面积进行推广,福建宁德市蕉城区于2010年引进种植。  甬优9号在福建宁德做中稻栽培,5月23日进行播种,8月30日始穗,9月1日齐穗,10月10日成熟,全生育期142天的。产量表现高产稳产,平均单产达10206kg/hm2。其抵抗病毒能力中上,纹枯病相对来说比较严重。茎秆粗壮,防倒抗风能力较强,特别是在虫害侵袭的情况下,受

4、损程度远远低于其它品种。  2甬优9号的栽培技术  2.1精细播种、培育壮秧  采用湿润育秧技术,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肥力较高,田面平整的稻田作秧田,秧田播种量控制在10kg/hm2左右。在播种前10天左右干耕干整,耙平耙烂,开沟做畦,畦面达到上糊下松,沟深面平,肥足草净,软硬适中的要本文由.L.收集整理求。结合整地做畦,每亩秧田施复合肥20公斤,施后将泥肥混匀耙平。播种时先播70%的芽谷,再播剩余的30%补匀。播种后进行塌谷,使种子三面入土,后盖1厘米厚备好的肥沃细潮土。出苗期保持秧畦湿润,畦沟无水,以增强土壤通气

5、性。出苗后到揭膜前,原则上不灌水上畦,以促进发根。揭膜时灌浅水上畦,以后保持秧畦上有浅水,若遇寒潮可灌深水护苗。播种后到1叶1心期保持畦面无水而沟中有水,以防高温烧芽,齐苗后到2叶期应开始降温炼苗,晴天上午10点到下午3点揭开两头,保持膜内在25℃左右。早上揭膜,傍晚盖膜,进行炼苗。三叶一心揭膜,揭膜时每亩秧田施尿素和氯化钾各4-6公斤做断奶肥,以保证秧苗生长对养分的需求,秧龄长的在移栽前5至6天还可再施尿素和氯化钾各2-3公斤做送嫁肥。  2.2科学施肥,良好水管  基肥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在移栽前结合耙田施用。除此

6、之外,在施肥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及时测土进行配方施肥。我区土壤的碱解氮含量75%左右,磷含量十分充足,但是钾含量不足。甬优9号杂交水稻生育期属于中长型,而且整个体型粗大,在生长的过程中还是需要大量的营养。所以在施肥过程中,增大钾的含量,适当的加入磷的含量,氮含量依然是首先考虑的因素,纯氮磷钾比例1:05:07为宜,纯氮施用量掌握在150kg/hm2到200kg/hm2之间。  福建宁德地区在夏季雨水非常多,所以对于大田的水分管理也十分重要,需要时刻查看并且进行控制。在移植之前,每畦宽3.0m,宽28cm,深18cm,畦的

7、表层不进行放水以便有利于进行栽种,在移植之后要保持表层满水,即使遇到非常炎热的气候也要注意水的深度,可以灌2cm左右的水层以防水不够。因为此时的小苗还在成长期,要精心呵护才能防止秧苗败坏。不仅仅是在干旱的时期,在施肥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个问题,浅水层同时可以帮助肥料的分散和秧苗对于肥料的吸收。孕穗到抽穗期侧重注意的均是水层,但是后期就是要干、湿进行交替,但是注意断水的时间,时间不要过于提前,来让根和叶子都得到保护。  2.3防病治虫,确保丰收  水稻是我区主要的粮食作物,近几年来由于气候变化、水稻品种布局、机械收割、种植结构

8、与肥水管理、害虫抗药性等原因,有利于病虫害的暴发与猖獗危害。主要表现,一是发生面积不断扩大。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害虫发生面积明显上升。二是重发生频率升高。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迁入峰次、迁入量都有所提高。三是过去次要的或新的病虫害危害加重。如干尖线虫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稻齿叶矮缩病、稻曲病。四是后期病害发生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