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方法及误差分析

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方法及误差分析

ID:25861517

大小:440.5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3

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方法及误差分析_第1页
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方法及误差分析_第2页
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方法及误差分析_第3页
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方法及误差分析_第4页
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方法及误差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方法及误差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几种测量方法及误差分析一、伏安法选用一只电压表和一只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测出两组U、I的值,就能算出电动势和内阻。图1-1-11电流表外接法1.1原理如图1-1-1所示电路图,对电路的接法可以这样理解:因为要测电源的内阻,所以对电源来说用的是电流表外接法。处理数据可用计算法和图像法:(1)计算法: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图1-1-2I短可得: (2)图像法:用描点作图法作U-I图像,如图1-1-2所示:图线与纵轴交点坐标为电动势E,图线与横轴交点坐标为短路电流,图线的斜率的

2、大小表示电源内阻。1.2系统误差分析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电流表的示数I不是流过电源的电流,由电路图可知I<。【1】计算法:设电压表的内阻为,用表示电动势的真实值,表示内阻的真实值,则方程应修正为:,则有:解得:,可见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值都小于真实值。第7页共7页II短图1-1-3E真E测【2】图像修正法:如图1-1-3所示,直线①是根据U、I的测量值所作出的U-I图线,由于I

3、读数会有误差外,可以认为U=U0,经过修正后,直线②就是电源真实值的U-I图线,由图线可以很直观的看出:,。【3】等效法:把电压表和电源等效为一新电源,如图1-1-1虚线框所示,这个等效电源的内阻r为r真和RV的并联电阻,也就是测量值,等效电源的电动势为电压表和电源组成回路的路端电压,也就是测量值,即:由以上分析还可以知道,所选择的电压表内阻应适当大些,使得,减小系统误差,使得测量结果更接近真实值,综上所述,采用相对电源电流表外接法,由于电压表的分流导致了系统误差,使得,。2电流表内接法2.1原理

4、图1-2-1如图1-2-1所示电路图,对电源来说是电流表内接,数据的处理也可用计算法和图像法(1)计算法: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Ir,有可得: 第7页共7页(2)图像法:用描点作图法作U-I图像,其图像与图1-1-2所示图像相同,图线与纵轴交点坐标为电动势E,图线与横轴交点坐标为短路电流,图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内阻所以电源内阻为。2.2系统误差分析由于电流表的分压,电压表的示数U不是电源的路端电压U0,有U

5、值,方程应修正为:,则有:解得:可见电动势的测量值等于真实值,而内阻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E测图1-2-2【2】图像修正法:如图1-2-2所示,直线①是根据U、I的测量值所作出的U-I图线,由于U

6、电源的内阻r为r真和RA的串联总电阻,也就是测量值;等效电源的电动势为电流表和电源串联后的路端电压,也就是测量值,即,   由以上分析可知,所选电流表的内阻应很小,才能使得,减小系统误差,但是这个要求在实验室测定干电池的内阻时是很难满足的。综上所述,采用相对电源电流表内接法,由于电流表的分压导致了系统误差,使得,第7页共7页总之,相对电源来说,电流表内、外接法总能测量电源的电动势E及内阻r,尽管电流表外接法测量时,,,但它产生的百误差较小,尽管电流表内接法测量时,,但测量内阻r时产生的误差较大,因

7、此我们一般选择相对电源外接法来测量电源的电动势E及内阻r。二、安阻法1原理电路图如图2-1-1所示,调节电阻箱电阻R,测出两组I、R的值,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就能算出电动势和内阻。其中I是电流表示数,R是电阻箱示数。图2-1-1解得:,2系统误差分析这种方法产生的系统误差和图1-2-1所示的电流表内接法是一样的,因为上式中的就相当于图1-2-1中的电压表所测的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误差产生的原因还是由于电流表的分压,的值并不是电源的路端电压,而只是R两端的电压。所以最终测得的电动势和内阻为电流表和电源

8、串联后的新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即:,。三、伏阻法1原理图3-1-1用一只电压表和一只电阻箱测量,设计实验原理图如图3-1-1所示,调节R,测出两组U、R的值,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就能算出电动势和内阻,其中U是电压表示数,R是电阻箱示数。则有:解得:,第7页共7页2系统误差分析这种方法产生的系统误差和图1-1-1所示的电流表外接法是一样的,因为上式中的就相当于图1-1-1中的电流表所测的流过变阻器的电流I,误差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电压表的分流,的值并不是流过电源的电流,而只是流过R的电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