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习调研报告

教育实习调研报告

ID:25857974

大小:66.6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3

教育实习调研报告_第1页
教育实习调研报告_第2页
教育实习调研报告_第3页
教育实习调研报告_第4页
教育实习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实习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奖励”对中学生个人影响的调查报告姓名:高明学号:40902053学院:文学院实习学校:哈密地区二中实习指导老师:权家玉关于“奖励”对中学生个人影响的调查报告在现代教学手段中,奖励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它能够促进师生之间情感交流,也深深影响着学生的个人发展。而奖励并非仅是理论层面的指导要素,更是一种需要运用到实践当中的教学技能。针对于此,本文基于调查,分析了目前哈密市中学教师运用奖励的现状。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在专业领域关于“奖励”有多种不同的定义方法,其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有关其对被施加奖励者的效果也多种多样。由于中学生

2、心智并不成熟且正处于心理快速发展的转型阶段,因此奖励行为应运于中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小视。结合自身经历,联系当今中学教育的现实,我们发现,教育者施行的奖励手段并非如同其所预想的都达到了积极效果。在有效的奖励之下,学生对于学习甚至生活的积极性能够被激发出来,然而当奖励不足或者过度奖励时却会对学生个人发展造成不良后果。事实上,在中学教育现实状况下,许多学校、教师在运用奖励措施时并没有经过慎重思考,奖励措施运用不当的情况下,对中学生个人产生了很大程度上的不良影响。结合哈密市实际情况,我们的调查主要涵盖以下几方面内容:1.当前哈密市中学教师奖励方式2.哈密市中

3、学教师对于奖励学生的看法3.哈密市中学生对于老师奖励的看法4.对中学教师合理运用奖励提供有效建议下面就调查结果进行阐述:(一)学生对于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的看法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学生对于物质和精神奖励的重要性、效果以及就个人而言想获得什么奖励方面,整体上偏重于物质奖励。在重要性方面,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比重几乎平分秋色,由此可见,其实精神奖励在学生心目中在教师实行奖励时必不可少,并且有一种精神上的崇高感,值得被肯定。然而,在奖励效果方面,调查结果则偏向了物质奖励,在假设个人获奖的情况下,有57.1%的学生还是选择了物质奖励。我们从中不难发现,虽然精神奖励在学生

4、心中是占有一定分量的,然而在现实中却因为某些原因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和开展,以至于精神奖励在效果上似乎略逊一筹。而对于为什么会出现理想和现实状态的分歧,使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二)中学教育教学奖励的现状分析1.学生层面1)中学生更乐于接受物质奖励不论是从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还是我们与中学生进行的交谈当中,我们发现中学生对于物质和精神奖励的重要性、效果以及就个人而言想获得什么奖励方面,整体上偏重于物质奖励。这一方面表现出中学生对物质奖励的期待,另一方面也隐性透露出学生对于精神奖励的忽视。2)中学生认为中学教师的奖励对象范围狭隘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同时反映,中学生获得奖励最

5、主要的原因是学科成绩进步,占了调查总人数的半数以上,其次才涉及到体育文娱活动表现及遵守纪律等非学习成绩原因。这一方面显示出中学教师在施行教育教学奖励手段方面的不当,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学生对于中学教师教育教学奖励手段的消极心态。3)中学生认为中学教师的奖励行为有失公允在实地调查当中,我们发现,接近一半的中学生明确指出中学教师的奖励行为有失公允。中学生多数认为中学教师奖励的对象以特殊学生群为主,集中奖励对象的行为,多数非集中范围内的学生普遍反映会产生失落、愤愤不平的消极心理。从深层次讲,这有损于教师奖励行为激励性质。4)奖励行为的影响持续时间短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的

6、学生认为,教师的奖励对于学生会产生一定影响的。其中,过半数的学生认为老师的奖励对于学生的产生的作用是“有一些改变,但不是很明显”,有近四分之一的学生认为老师的奖励“明显刺激了受奖励者朝老师希望的方向发展”。而对于奖励效果的持续时间方面,大都数学生都认为效果持续时间不是很长,超过七成的同学认为效果的持续时间都在一个月之内:其中,将近百分之六十的学生认为其效果持续时间只能保持在一周以内。这说明教师应对奖励行为的影响持续时间有所关注。2.学校、教师层面1)教师奖励行为以口头表扬的精神奖励为主并力图辅助多种奖励方式经过访谈,我们发现中学教师多数认为口头表扬的形式更为直观

7、、及时且效果较好,这与学生更乐于接受的物质奖励形成对比。但是,另一方面,访谈中,我们发现,中学教师也在力图采取多种方式并举的方法进行奖励。例如个别教师会以奖励学生优先进实验室做实验、让某个学科拔尖的学生当“小老师”,或者是让某位表现出色的同学去负责某项社团活动等方式进行奖励。2)多数中学教师自身已认识到奖励对象范围狭隘在访谈当中,有多年班主任经验的哈密地区二中教师彭晓玲提到,自己在从事班主任工作中,会有意识得挖掘多种奖励对象,并不局限于成绩等主要方面。3)学校对于奖金设置过重。经过访谈,我们发现,多数学校偏爱施行“重奖”措施,即给予那些成绩在拔尖的学生以重奖,发

8、贵重的奖品或者巨额奖学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