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842781
大小:38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3
《2018河南中考物理郑州二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word资料下载可编辑2018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物理模试卷一、填空题(本题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1.(2分)“星光大道”比赛现场,一歌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歌唱演员演唱时,若某个观众距离歌手17m远,则歌声传到他那里需要 s.(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2.(2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两个电阻是 联的,若电路中的两只电压表的规格完全相同,均有两个量程(0~3V,0~15V)且各元件及连接均完好。闭合开关,两只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则电阻R1与R2的比值为 。3.(2
2、分)将10kg的水从20℃加热到70℃要吸收 J的热量;如果这个过程利用电功率为1000W的电加热器进行加热,电加热器的能量损失率为30%,则水需要加热 s.[c水=4.2×103(kg•℃)]。4.(3分)如图所示,用同一滑轮按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物体重100N,滑轮重25N,绳重和摩擦不计。图甲中F甲= N,图乙装置的机械效率η乙= ,若图乙中再加挂一物体,机械效率将 。5.(2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烧杯中水面上浮着一个空心小铁球,将盛水的容器放在电磁铁上方,此时电磁铁A端为 极,将滑片P向右滑动,空心小
3、铁球将 。(填“上浮”“下沉”“静止”)6.(3分)中国古诗意境优美。内涵丰富。下面是一首完整的唐诗《山亭夏日》。请在空格处填上相应的物理知识:诗句物理知识绿树荫浓夏日长示例:光的直线传播楼台倒映入池塘(1) 水晶帘动微风起(2) 满架蔷薇一院香(3)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第7-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错选的得0分)7.( )下列估计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一个鸡蛋重约10NB.一根筷子长度约22cmC.正常
4、人的脉搏一分钟约15次D.人体密度约7.9×103kg/m38.( )下列关于“力与运动”的认识正确的是A.船从河里开到海里浮力变大B.匀速上升的气球不受重力的作用C.用水平力推水平地面上的课桌,没有推动,推力与阻力大小相等D.挂在天花板上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9题图9.( )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快慢C.弹开过程不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整个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10.(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这是一种升华现象专业技术资料word资料下载可编辑B.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C.利用干冰人工增雨,是因为干冰能迅速升华放热D.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l00℃的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11.( )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这时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为P1.把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不考虑水和酒精的蒸发),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为P2.则A.P1=P2B.P1<P2C.P1>P2D.无法确定12.(
6、 )关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站在绝缘的木凳上修电灯,就不会触电B.核能是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核能是人类获取能源的一个新途径C.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的能源,可直接利用且不会污染环境D.固定电话是通过电磁波把信息传到远方13.( )(双选)如图所示,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实心球形和碗形,分别放入相同的甲、乙两杯水中,则A.甲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等于乙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B.甲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大于乙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C.甲杯中水面升高得多一些D.乙杯中水面升高得多一些14.( )(双选)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电
7、路图,开关S闭合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移至b端,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由此可知A.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移至b端滑动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变小B.该电路的电源电压为3VC.该电路最小电功率为1.8WD.R的阻值变化范围是0~5Ω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15.(2分)如图所示,画出物体在光滑斜面上下滑时的受力示意图。16.(2分)一圆形蓄水池装满水,水面与地面相平,在池的中心正上方B处悬挂着一盏灯,一人站在岸边,设A处为人眼,作出灯发出的光经过水面反射后进入人眼的反射光线。(保留辅
8、助线)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第17题4分,第18题6分,第19题8分,共18分)17.(4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拉姆同学所在实验小组用同一凸透镜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前,拉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