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可蚀性研究述评

土壤可蚀性研究述评

ID:25841042

大小:2.71 M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3

土壤可蚀性研究述评_第1页
土壤可蚀性研究述评_第2页
土壤可蚀性研究述评_第3页
土壤可蚀性研究述评_第4页
土壤可蚀性研究述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土壤可蚀性研究述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29卷第1期干旱区地理Vol.29No.1124ARIDLANDGEOGRAPHY土壤可蚀性研究述评宋阳,刘连友,严平,曹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Feb.2006摘要:土壤可蚀性是土壤对侵蚀作用的敏感性。对土壤可蚀性的研究是认识土壤侵蚀机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土壤可蚀性可以通过测定土壤的理化性质、水冲、模拟降雨、小区和风洞试验测定,可以使用土壤侵蚀模型与诺谟图计算土壤可蚀性。研究中产生了许多可蚀性指数和计算公式。土壤可蚀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受空间变化、土壤性质的时间

2、动态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在土壤可蚀性的研究中存在着一些不足,具体表现为:农田土壤是土壤可蚀性研究的主要对象,区域之间的土壤可蚀性缺乏对比,因此加强对土壤可蚀性机理、实验与风水复合侵蚀作用下土壤可蚀性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土壤侵蚀土壤可蚀性测定计算机理中图分类号:P64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060(2006)01-0124-08土壤侵蚀是由水力和风力作用引起的土壤颗[1]都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在土壤侵蚀过程中,土壤性质对土壤侵蚀的发生与强度都有重要的影响。不同类型的土壤在不同的气候条件、经营方

3、式下,[2]土壤可蚀性是土壤性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评价土壤是否易受侵蚀营力破坏的性能,也是土[3]壤侵蚀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结合水蚀、风蚀过程中土壤可蚀性的概念、机理,测定与计算方法,对土壤的可蚀性进行了论述,并对水蚀、风蚀过程中土壤可蚀性研究存在的不足和研究动向进行了探讨。1土壤可蚀性的相关概念20世纪以来,研究者们在对土壤侵蚀进行的大量研究中逐渐认识到:土壤对侵蚀营力固有的抵抗能力,或土壤可蚀性在土壤侵蚀过程中的重要性。1930年,Middeton在对水蚀的研究中最先提出土壤念被引入风蚀的研究中。1942年,Chepil提出了土

4、壤风蚀度(Soilerodibilitybywind)的概念,用来反映土壤遭受风蚀的脆弱性程度[5]。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土壤可蚀性,但多采用土壤抗侵蚀性这一概念。1956年,朱显谟院士将土壤抗侵蚀性分为抗冲性和抗蚀性[6]。抗冲性主要指土壤抵抗水、风等侵蚀营力对土壤的机械破坏作用,而抗蚀性主要是指土壤抵抗水对土粒的分散和悬浮作用。土壤可蚀性和抗侵蚀性从本质上讲,并没有什么差别,只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是指土壤对侵蚀作用的敏感性,后者是指土壤对侵蚀作用的抵抗能力,因此二者都反映了土壤特性与土壤侵蚀的关系[7]。2土壤可蚀性的测定方

5、法在土壤可蚀性的试验定量研究中,主要有5种方法用来测定土壤的可蚀性。其中,测定土壤的理化性质被用于水蚀与风蚀的研究中;水冲试验、模拟降雨和小区试验被用于水蚀的研究中;风洞试验被用于风蚀研究中。可蚀性(Soilerodibility)的概念,并提出了评估土壤[4]2.1测定土壤的理化性质20世纪3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者,Middleton[4],收稿日期:2005-7-23;修改日期:2005-12-27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272008)“沙漠/黄土过渡带风水交替与土壤复合可蚀性研究”资助作者简介:宋阳(1978-),男,河南信阳人,博

6、士生,主要从事土壤侵蚀与干旱区环境研究通讯作者:刘连友,E-mail:liuly@ires.cn2006年2月粒的分离与搬运过程。它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对侵蚀的影响作用也是不同的。壤对侵蚀营力分离和搬运作用的敏感性。它是土可蚀性的两个重要指标。随后,土壤可蚀性的概(1期宋阳等:土壤可蚀性研究述评125Baver[8],Bouyoucos[3]),开始通过分析土壤的浸湿热、分散率、侵蚀率、团聚体含量、颗粒组成等方面的理化性质来评价土壤可蚀性,并提出了一系列土壤可蚀性指标(表1)。表1一些研究者利用这种方法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土壤的可蚀性进行了

7、测定。1930年,Middleton根据不同地点野外观察到的不同侵蚀阶段的土壤做了两组对比试验,提出以[4]Woodburn于1956年使用团聚体稳定性和分散率作[9]朱显谟研究了中国黄土区的土壤可蚀性,将静水中[10]人利用便携式直剪仪研究了水蚀作用下黄土的抗蚀性。提出:考虑到容重的影响,把抗剪强度作为土壤抗蚀力指标较为合理[11]。田积莹等人利用分散率、侵蚀率等指标对甘肃东部子午岭地区土壤可蚀性进行了研究[12]。杨玉盛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和方便的测定方法[16]。1969年,Wischmeier用人工降雨法测定了5

8、5种土壤的可蚀性指数,选定13个土壤特征指标与土壤可蚀性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了计算土壤可蚀性因子的方程[17]。此后,Farres通过标准小区试验,提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