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江之源”平和县水环境整治和保护研究

关于“五江之源”平和县水环境整治和保护研究

ID:25836715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3

关于“五江之源”平和县水环境整治和保护研究_第1页
关于“五江之源”平和县水环境整治和保护研究_第2页
关于“五江之源”平和县水环境整治和保护研究_第3页
关于“五江之源”平和县水环境整治和保护研究_第4页
关于“五江之源”平和县水环境整治和保护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五江之源”平和县水环境整治和保护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五江之源”平和县水环境整治和保护研究关于五江之源平和县水环境整治和保护研究一、存在问题  1、水土流失与污染情况严重  平和县种植琯溪蜜柚面积达65万亩,山地的过度使一些土地裸露,植被遭受破坏。据卫星遥测,全县水土流失面积394.09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面积16.92%。农药、化肥使用量持续增加,据统计全县化肥使用量每年30万吨以上,农药高于其他同类县份1倍有余。禁养区畜禽养殖出现反弹,粪肥或直接排入水沟、河道,或露天堆放,任雨水冲淋,直接污染水体。城乡生产、生活污水、垃圾渐增而处理能力不足,加剧污染源增多。据

2、环保部门监测显示,平和县重点流域部分时段的水体中氮、磷等个别指标已超标,特别是枯水季节时,水流量小,水体富营养化明显。  2、污水和垃圾处理率低  平和县城乡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仍然偏低,仅县城建设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1.4万吨,只占70%。且部分污水管网布局不合理、维护不及时,管道破裂、堵塞问题时常发生。在平和县城旧城区中有一条内河,承担县城四分之一人口及企业污水排泄,每日4000吨左右污水在县城中山公园附近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花山溪,是重点排污口。在垃圾处理方面,县城虽然已经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却因技

3、术、设备和资金问题,自投产以来基本处于停产状态。2012年10月以来,每月处理量20吨左右,远远低于日处理60吨的消耗能力,而县城日产垃圾在60吨以上,仍需采取填埋方式,目前该县垃圾堆放与填埋场地选点都存在一定困难。  3、县城重点排污口亟待整治  调研发现连接平和县城西林村、平和一中、大坂洋工业区、联星村、育英小学及市尾市场、九一七社区的排水沟,承担着县城40%常驻人口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泄任务。此段排水沟中部分(如一中门口排水沟)没有硬化,部分沟底(如原县农用车厂路段排水沟)多年没有清理,堆积大量淤本文由.L

4、.收集整理泥,并且该沟涵未被纳入县城排污管网,  二、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治标工作不力  影响水环境质量的显性问题突出:县城垃圾处理厂没有正常运行,垃圾处理量达不到要求;过度山地开发种植琯溪蜜柚,大于25度山坡地也开荒种果,未被有效制止;果农盲目滥用、过度施用化肥、农药,未得到有效引导和控制;在项目引进上缺乏甄别,对一些高污染的企业把关不严;流域水环境的水质、垃圾、水葫芦、采砂等未进行综合整治。  2、资金投入不足  长期以来,投入水环境治理资金投入渠道单一,主要是政府的财政拨款。平和县是农业大县、省级扶贫开发重

5、点县,综合经济实力不强,财政严重依赖工业、土地开发。2013年公共财政总收入7.8亿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仅5.7亿元,因经济实力薄弱,不能为生态建设与保护提供有力物质基础和便利条件,资金缺口较大。  3、严格执法不够  水环境综合整治涉及多个部门,存在多头管理,各自为政、效率不高的问题;一些部门技术装备差、环境监理和监测技术能力不能满足执法和管理要求;执法环境不够宽松,执法过程中干扰大;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严禁使用高毒农药、滥用化肥整治措施不够有力;一些企业环保设施投入不足,污染物非法排放现象时有发生;一些部门对

6、水质状况信息透明度不高,群众参与监督积极性受到影响。  三、若干对策思考  1、理顺体制关系,形成长效机制  一要理顺整治协调机制。水环境整治涉及到水利、农业、林业、环保、国土、交通、公安、经贸等多个部门,这些部门之间往往职权交叉、缺乏沟通,这会导致在治水时责任不明,行动不力。所以,应建立一个专门的水环境综合协调机构,由县政府明确责任人统一指挥,让该机构将各部门的相关职能协调统一起来,在治理水环境的过程中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并针对水环境突发事件编制应急方案,管理调用资金和治水装备,组织专家队伍,训练专门人员,未雨绸缪

7、、防范未然。二要科学划分生态核心区。五江源头分别位于我县的南胜、国强、大溪、芦溪等4个乡镇5个村,且相隔甚远,生态各一,不利于建立整片相连的保护区。因此,可按照一区五点的模式,在各个水源头划定10--20平方公里的核心区,40--50平方公里的缓冲区,建立五江源头自然保护区,实行统一管理,统一保护,依法强制性保护,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维持生物多样性,使之成为水系源头稳固屏障,确保青山常在,碧水常流,永续利用。  2、突出重点难点,形成良性循环  一要实施生态修复。认真落实十二五规划有关水环境整治的要求,以科

8、技为支撑,适度推广河道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加快推进水利项目建设。结合三改一拆、三清工程等专项整治,拆除河道沿河违章建筑,在沿河建设休闲绿化带,建设生态驳岸、人工湿地等,利用植物、斜坡,削减入河污染,重点整治一批群众反响强烈、整治呼声较高的重点难点河道,有效改善人居环境。二要开展清理河(溪)道活动。针对枯水季节,河流水流量小,易造成水环境营养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