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814458
大小:7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2
《软件工程(0835).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软件工程(0835)SoftwareEngineering(0835)一、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1、学科、专业简介学科代码:0835软件是客观世界中问题空间与解空间的具体描述,它追求的是表达能力强、符合人类思维模式、具有构造性和易演化性的计算模型。工程是综合应用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改造改造客观世界的具体实践活动及其成果。软件工程是以计算机科学理论和技术以及工程管理原则和方法等为基础,研究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的系统性、规范化的方法和技术,或以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软件工程的研究对象是软件系统,本学科涵盖科学与工程两个方面。其中,科学研究的重点在于如何发现软件
2、可信性、度量和演化的基本规律,以应对当今软件所面临的复杂性、开放性和演化性等一系列重要挑战;而工程的重点在于综合应用各种科学方法和知识,深刻理解设计合格软件产品所涉及的多方面因素,经济、高效地构建可靠、易用的软件产品。软件工程知识体系主要包括软件需求、软件设计、软件构造、软件测试、软件维护、软件配置管理、软件工程过程、软件工程工具和方法、软件质量等知识域。软件工程的理论基础主要是计算机科学中的程序理论和计算理论,以及求解问题的数学理论与方法。既关注构造软件的理论、模型与算法及其在软件开发与维护中的应用,也关注求解问题的数学理论与方法及其在软件建模、分析、设
3、计和验证中的应用。软件工程学科的方法论基础主要是系统工程、管理学和经济学等,重点关注软件系统的复杂性问题,涉及大型复杂软件系统开发、运行与维护的原则和方法。由于软件的特殊性,软件工程与传统的工程学有所不同。软件工程更关注抽象、建模、信息组织和表示、变更管理等,在软件的设计阶段必须考虑实现和质量控制,而且持续进化是软件的重要特征。同时,过程管理、质量保证、成本进度计划与控制等也是软件工程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软件工程是软件产业和信息产业的支撑学科,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和交叉应用是软件工程的学科特性。2、研究方向(1)软件需求工程主要研究软件系统的功能性需求与非
4、功能性需求的抽取、建模、验证等技术。(2)软件体系结构主要研究软件体系结构描述、软件体系结构风格、软件体系结构评价和软件体系结构的形式化方法等。(3)软件测试与质量工程主要研究软件测试用例设计与应用、自动化测试的技术和工具、以及质量保证的概念、过程与工具等。(4)软件项目管理主要研究大型软件项目的计划、跟踪、管理、监理和控制的技术、方法和工具。(5)高可信软件系统开发技术主要研究高可信软件系统的需求建模、形式化分析、架构设计、测试与质量保证的方法与技术。二、培养目标具备本学科理论基础、掌握基本的知识体系和较高深的专业技能,具有较好的创新意识和综合性的学术修
5、养,具备独立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可从事软件工程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创新等工作,也可进一步攻读相关学科的博士学位。本专业的基本要求是: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非观和价值观,思想端正、热爱科学、努力进取,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2、掌握、运用科学的方法论观察客观世界、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独立从事科研工作、教学工作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了解软件工程基本理论和发展动向。3、较深刻理解软件工程方法论,掌握项目管理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算法设
6、计、分析能力和程序设计能力,掌握一种流行的程序开发工具;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运用该外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4、拥有健康体魄,精力充沛。三、基本学制和申请学位最长年限学术型硕士生学制为3年,硕士生在校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每年2个学期。1-2学期完成硕士学位课程。3-4学期查阅文献、完成开题,5-6学期完成学位论文,通过学位论文评审者,可参加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对提前完成培养计划,学位论文符合申请答辩要求的研究生,经过规定的审批程序可以提前答辩、毕业并申请学位。四、培养方式与方法实行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以科研经费为引导的导师资助制。导师负有对
7、研究生进行学科前沿引导、科研方法指导和学术规范教导的责任。本专业采用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在教学中,可采取老师主讲、学生自学、专题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在科研方面学生以参加导师(组)的科研课题为主,独立完成导师指定的开发、设计、实验等任务。指导上采用导师负责和导师组相结合的方式。硕士生入学三个月内,在导师指导下,根据培养方案,结合本人实际,制订出个人学习和培养计划。个人学习和培养计划经导师和指导组组长审定后,报院、系、所和研究生处备案。个人学习和培养计划完成与否,是审定硕士生能否毕业和授予硕士学位的基本依据。五、课程体系设置1.课程设置专业课程(不包括公共课)共
8、分为四类: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补修课。前两类为必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