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忏悔”心理

培养孩子的“忏悔”心理

ID:25812343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2

培养孩子的“忏悔”心理 _第1页
培养孩子的“忏悔”心理 _第2页
培养孩子的“忏悔”心理 _第3页
培养孩子的“忏悔”心理 _第4页
资源描述:

《培养孩子的“忏悔”心理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培养孩子的“忏悔”心理[培养孩子的“忏悔”心理]  孩子有了过错,能听从家长的教诲,或者未经批评即能自责,这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它是从婴幼期就开始培养的忏悔心理发展起来的,培养孩子的“忏悔”心理。  一般来说,孩子长到两岁时,就会开始萌发“羞耻”心。犯了过失,会产生一种不安情绪和害羞心理。  这种不安和害羞,就是“羞耻”心。  这时如果家长能不失时机地引导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那么,孩子长到3岁左右,就能逐渐具备自控、自尊意识。  有了这些意识,不需要外界的强制,孩子靠自己内在的心理机制就会自动调节并协调与外界的关系。  当有过失时,就能自觉从周围环境中吸取经验教训,进行鉴别,形成

2、健康积极的心理反馈,从而产生忏悔心理。  忏悔心理是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结果,对以后形成谦虚自重的个性心理品质有极大的影响,家长之友《培养孩子的“忏悔”心理》(..)。  家长培养幼儿的忏悔心理可采用暗示、榜样、鼓励和熏陶等方法。  暗示法:当孩子出现轻微过失时,家长不要急于训斥,更不要流露出不满,可提示他,“想一想,这样做好吗?”暗示他做错了事。榜样法:家长做错了事,只要是孩子知道的,能理解的,就要当着孩子的面诚心表示懊悔,如说“我真不应该”、“我很难过”、“太遗憾了”等。  父母也可以在孩子面前互相赔礼道歉,请求对方谅解。  鼓励法:当孩子为过失而悔恨时,家长应表扬他勇于认错的精神,

3、鼓励他努力改正错误。  熏陶法:这种方法要求在情感的基础上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孩子认识到忏悔是勇敢和正直的可贵品质。  方法是经常给孩子讲解一些事例或故事,为孩子树立起具有忏悔品质的儿童形象。这种无声的熏陶,如和风细雨,滴滴注入心田。培养孩子的“忏悔”心理2  第2篇给女儿打精神污染疫苗  〖预览〗暗香让人醉  女儿再过三天就要回来了,今天早晨和女儿打完了电话,心里真是亮快了许多。朋友们都说我这几天是过节,因为没有人管了,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可以在任何时候去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但是,他们不知道,女儿不在身边,我真的好寂寞啊,每天回到家里,看着空荡荡的家,没有了

4、女儿银铃般的笑声,没有了女儿一刻不停的闹,这种安静让人好难受啊。  电视上仍然演着爱情故事,这样的故事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着,而那些艺术家们,则乐于把他们提炼出来,经过加工,再送到观众面前。这本来是件好事,可以让人们有更多的品味爱情的机会。可是,现在的艺术家们,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想尽了办法,当然他们不会放过人们最热衷的恋人间的亲热。这样一来,我们便随时可以在电视上看到,一对对热恋中的情人,相拥相吻,甚至也会出现床上的戏。这些镜头对我们这些成年人来说,已经没有了什么刺激,可是对于正处于大脑一片空白的孩子来说,对于这些正在处于身体发育过程之中的宝贝来说,却有着不同的意义。  我

5、们总能听到说,现在的孩子,特别是城市中的孩子,由于营养的过度丰富,加之在各种饮料或食物中有一些让孩子上瘾的激素类物质,再加上电视里这些镜头对孩子大脑的不良刺激,这样,孩子们身体快速早熟起来,竟然出现五岁的女孩出现性发育体症,对孩子今后的发育产生非常不良的后果。  那么作为家……培养孩子的“忏悔”心理3  第3篇教师资格条例  〖预览〗1995年12月12日国务院令第188号发布)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中国公民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应当依法取得教师资

6、格。  第三条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教师资格工作。第二章 教师资格分类与适用  第四条 教师资格分为:  (一)幼儿园教师资格;  (二)小学教师资格;  (三)初级中学教师和初级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以下统称初级中学教师资格);  (四)高级中学教师资格;  (五)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以下统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  〔培养孩子的“忏悔”心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