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视觉艺术的

汉字视觉艺术的

ID:25811339

大小:10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2

汉字视觉艺术的_第1页
汉字视觉艺术的_第2页
汉字视觉艺术的_第3页
汉字视觉艺术的_第4页
汉字视觉艺术的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字视觉艺术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WORD格式..可编辑汉字视觉艺术的"传奇"类别:视客分享 

2、 来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3、 发布时间: 2013-03-2117:21

4、评论(0)汉字的字形演化完善的过程,就是汉字漫长而且复杂的设计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大量彩陶和青铜器纹样与符号的发现,对我们从艺术设计学的角度去理解甲骨文之前汉字的发生、演化过程;观察华夏先民在二维空间中对事物形象创造性的概括与表现能力,是很有帮助的。1.汉字的创造和象思维:亚里士多德在《论心灵》中说:心灵没有意象就永远不能思考。甲骨文之前时代的考古发现,基本限于图案和极

5、少量的符号,这给我们对汉字造字过程的决定性考证工作造成了一个暂时难以跨越的壕沟。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先民在二维空间中对事物形象创造性的概括与表现能力的研究。物象、象,就是人凭感官可以直接捕捉到的事物外在形象或现象,史前人类的这种能力进一步的发展,成为一种更高知觉层次的意象思维能力。物象、象与意象(我将这些在这篇文章中都称为象思维)一起构成了中国人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介质和工具,并由之形成了一种能够精致辨形、归纳,并创造的形象思维能力。彩陶纹样的繁富变化、纹样图案向符号规律性的演变,正是史前先民丰富而模糊的审美感知和创造性

6、的形象概括能力的一种外化。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汉字字形的大量陶文的考古发现。我们从中很容易看出绘画向符号演变的轨迹。在先民们对已有符号的总结和改进,并与新的符号创造相结合之中,文字的概念慢慢系统的建立起来,最终出现了汉字。裘锡圭先生指出:汉字是以原始社会晚期出现的象形符号为基础,并吸收改造了原始社会晚期流行的一些记号发展起来的……汉字基本上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大致在夏商之际。[2]在甲骨文和金文中,与中国岩画构图形式和彩陶刻画符号构形相近的字形有很多。从中国人审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中国人史前时代的`象思

7、维`特点首先在汉字中得以保留。使用汉字和改进汉字的过程中,这种特点不断体现在后代人在二维空间中对事物形象创造性的概括与表现活动之中。创造汉字和使用汉字,并把汉字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媒介,可以说是中国人象思维的具体外化形式之一,也是中国人象思维和审美意识特征引导下的一种创意与创形能力。2.文字出现之前先民们记录、传达信息的手段: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即便在汉字被创造之前,华夏先民也逐渐的意识到,在器物表面或平面上同时刻划符号(作为文字的前身)和描绘图形,不仅可以丰富装饰效果,更可以使表达思维和传递信息的手段丰富

8、起来,并使得被纪录的内容更适于作为备忘。更准确、更丰富的传达和记录信息的需求,进一步激发着在二维空间中对事物形象创造性的概括与表现能力。3.伟大的设计工程:汉字字体的设计,从汉字出现就一刻未停的进行着。这种设计是汉字创造过程的一部分,是用符号形式表现思维中已经形成的文字方案的设计行为。这是一种总结前人符号表述经验和创造新的表现符号的思维活动。从现代人的眼光看来,那是一种不自觉地对字体造型的设计,动机不是怎样将现有的文字写得更好看,而是怎样建立一种不同于含混的图案符号或文字画的符号系统来准确的传递信息,记录思维。在这种符号

9、系统完全建立起来之前,自觉地对汉字字形进行系统的美观化设计存在的可能微乎其微,但并不排除存在对已成型字体的设计行为的存在。目前可以肯定,自觉的、系统的对汉字字体的设计,是在甲骨文出现的时代开始的,是对汉字应用和发展改进的一部分。至少从甲骨文开始,不自觉的汉字书法创作已经在自觉的汉字字体设计和版面编排中发生着。中国书法是中华文明最有特色和最值得骄傲的艺术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它从汉字开始被书写的那一刻产生萌芽,随着汉字的成熟,汉字书写也从实用向艺术的追求发展,并逐渐完备了自己的目的。那就是,装饰、实用、感

10、人。[4](P35)最初对汉字的书写实际上是汉字创造的过程的一部分,也就是怎样外化一个汉字的象,怎样用线来表现一个汉字。当书法独立成为一门艺术之前,书法实际上是一种汉字字体的设计艺术。不论是甲骨文、钟鼎文,还是瓦当、玺印、简帛或封泥上的汉字,都是中国人对汉字字体的一种设计(现代字体设计,包括电脑中的各种汉字字体,被书法界看作是汉字书法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这为中国平面视觉传达设计积累了丰富的字体。4.中国文化与思想的载体:从人言为信,到今天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等等,汉字对中国人的意义不仅仅是文字符号,而且还是文字来源的

11、理据中包含着的一种真理标准。而且,也就是说,在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中,人们的思想行为只要与文字构成的含义相吻合,也便具有了天经地义的性质。[5](P125)这种汉字构成中的真理标准的无形之形成,根源于后代对先人圣灵的崇拜和对先哲的意志和观念的继承之上。于是,对汉字涵义的品味、捉摸和对汉字形体的再设计等活动,就成了中国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