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808982
大小:5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2
《农林类高职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林类高职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摘要农林类高职教师队伍存在着教师总量不足、专任教师学历、职称偏低、双师型教师数量偏少及教师实践能力不强等严重问题,本文就上述问题及其对策做一简要论述。关键词农林类高职教师队伍问题对策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运动的全面开展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一场具有空前广度和深度的农业科技革命拉开了帷幕,这一方面促进了农林产业链的扩展和农业市场的活跃,另一方面也对占全国人口80%的农村劳动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技术,而且具备一定的生产管理
2、能力。因此,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并且适应农村生产一线需要的实用型人才成为农林类高职的重要职责。然而,要培养这样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建设是摆在农林类高职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一、农林类高职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教师总量严重不足。从全国范围来看,农林类高职往往离市区较远,1966年5月7日,毛泽东“五·七”指示发表,其中对农业大学的指示中讲到:“农业大学办在城里不是见鬼吗,农业大学都要办到农村去。”这个指示造成今天大多数农林类院校
3、,当然也包括农林类高职地理位置较偏,缺乏区位优势,..很难吸引优秀教师,各农林类高职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师数量缺口的问题。对陕西省某农林高职教师队伍的调查显示,该校在校生人数为13000人,专职教师仅为602人,生师比达到了21.6:1,距教育部确定的高校平均生师比14:1的要求相差甚远,教师严重短缺的矛盾突出。另外,农林类高职投入不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工业剥夺农业,资金向城市倾斜的政策长期存在,致使现阶段的农民为最大的弱势群体,农业为最大的弱势产业,虽然这两年中央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对农业进行了一些
4、补贴并减免了农业税,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大部分人鄙视农业的现状,大多数人仍然觉得在农林类院校工作相比其他院校低人一等,导致难以吸引优秀人才,教师总量不足尤为突出。2.专任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偏低。现有的农林类高职大部分都是由原来的中专升格或成人高校改建而来,原来的老师大多都是中专、大专学历,而且以前留校比例很高,学校本身也没有做好在职教师的培养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地区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不同,使得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在农林类高职之间向发达地区流动,从而造成了高学历教师严重流失。据对陕西某农林高职的教师队伍分析,
5、现有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的61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501人,分别占10.133%和83.2%,与教育部在《关于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队伍的意见》中提出的到2005年,在职业技术院校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要达到35%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统计表明,具有博士学位或硕士学位的教师严重缺乏,教师学历层次整体偏低。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约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9.83%,其中,副高职118人,正高职18人,按照30%的比例,高级职称人数缺口较大。3.“双师型”教师数量偏少。受客观条
6、件的限制,高职院校从企事业单位进人渠道并不十分畅通,大学毕业生仍然成为高职师资引进的主要渠道,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任教(在某些院校本校毕业生留校任教的数量占到专任教师的一半以上),也有一部分是从对应的职中或高职调入的,只有极少数来自企业生产第一线。据调查资料显示,在专任教师中,具有双师型的教师只有278人,占44.8%,距教育部在2000年《关于加强高职高专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双师型教师不低于学院专业教师总数的80%还有很大差距。4.教师的实践能力不强。由于农林类高职的教学与农林业的生产
7、特点关系紧密,自然环境对农林业的强大影响以及农林业生产的周期性和季节性,决定了农林类专业实践性更强,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目前,大多数农林高职的教师来源都比较单一,且是在学科型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多数教师实践动手能力较弱,再加上涉农企业是少之又少,本来就很少,仅有的企业又不愿接受教师参加顶岗生产实践,这样就造成教师参加生产实践的场所难以保证。扩招、办学规模的扩大,造成教师编制紧张,专职教师大多处于超负荷状态,很难有机会长时间到生产第一线锻炼和提高,教师实践动手能力差的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影响了学院的教学质量。二、
8、对策1.吸呐优秀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扩大教师来源,让一批有志于从事教师职业的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最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一部分优秀学生愿意致力于农林类科研和教学活动,这对于农林类高职吸纳人才是一个大好机遇。一般来说,优秀大学生年轻气盛、基础理论知识扎实、观念新颖,是教师队伍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新生力量,经过一段时间的岗前培训、再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生产实践,就可成为院校的骨干力量,为教师队伍的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