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的云雾》案例分析

《庐山的云雾》案例分析

ID:25803164

大小:4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2

《庐山的云雾》案例分析_第1页
《庐山的云雾》案例分析_第2页
《庐山的云雾》案例分析_第3页
《庐山的云雾》案例分析_第4页
《庐山的云雾》案例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庐山的云雾》案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庐山的云雾》案例分析案例背景在《新课程》的“转变学习方式,提高课堂实效”的理念下,教学《庐山的云雾》中,我发现只要关注学生,引导得法,敢于创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能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案例介绍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庐山的云雾》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作者紧紧抓住庐山云雾的神秘、变幻无常,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及总分的写作方法,用优美的语句,传神的文字,描绘了庐山的景色秀丽、云遮雾罩。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全文按总—分—总的结构安排,课文第一

2、自然段总写“庐山的的景色十分秀丽”,第2、3自然段分别从“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两方面进行叙述,第4自然段时全文的总结,写庐山给游览者总的印象及游览者的心情。一、复习旧知,质疑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那些内容,了解了什么呢?生1: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认识了庐山的与庐山的云雾。生2: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变幻无常。生3:“庐山的云雾给庐山增添了神秘色彩”。……师:庐山的云雾为什么这么神奇呢?今天,我们就来细细的学习课文2、3自然段,好好的欣赏一下庐山那变化无常的云雾,请赶紧打开课文来看看吧![评析:

3、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走进课文,既明确了学习的目的性,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二、以画感悟,展开想象1、读中思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一想: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用“~~~”画出来。(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2、说中明师:谁来说出句子?(生纷纷举手,指名反馈说句子。)生:这段话是围绕“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这句话来写的。师:这一句也叫这一段的(生接:中心句)师:读一读吧!(生齐读: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师:“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啊?(生争先恐后举手)生1:“千姿百态”就是说有很多种姿态

4、。生2:“千姿百态”形容姿态万千,各种各样。师:哦,那文中共介绍了庐山云雾的哪些姿态呢?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边读边想像课文所描写的景象。(生读,师板画4座山峰)师:找到了吗?(生齐:找到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读有关语句)3、画中悟师:谁能把庐山云雾的姿态画下来?(指名学生上台画)师:你都画了什么呢?(师指着黑板上同学所画的内容)生1:我画的是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所以画成了帽子的形状。生2:我画的是半山的云雾,就像是一条条玉带,系在了山腰上。生3:我画的也是山顶上的云雾。生4:我画的

5、是遮挡山峰的云雾,就像一块巨大的幕布。师:画得怎么样?(生:很好)掌声感谢他们。(生鼓掌)师:确实这两种姿态画得比较难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课件,师结合画面作介绍)这就是云海,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它像(生接:一条条玉带)(师:轻盈)云雾弥漫山谷时,它就像(生接:茫茫的大海)(师:苍茫辽阔)云雾遮挡山峰时,它又像(生接:巨大的天幕)(师:宽广壮观)师:好看吗?生:好看。4、想中续师:这四种姿态的云雾中,你最喜欢哪一种?(生畅所欲言)师:那庐山的云雾是不是只有这四种姿态呢?生:不是,后面还有省略号呢。师:让我们来想像一下庐山的

6、云雾还会有哪些姿态?(生想像)生:山上的云雾像给庐山披上了一层白色的轻纱。……师:你们的想像力太丰富,说得好。相信你们也一定会把这一段读得很漂亮。(生读得投入,读得精彩)[评析: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生动描述,把文字还原成画面,并加以感受或表达,来唤起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把画引入语文课堂,使学生在读中悟,在画中理解,通过自己的想象来感悟课文的过程。学生在这一遍一遍的读书中,理解了总分的构段方式,体会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受了庐山云雾之千姿百态,学生学得有滋味,有收获。使读、说、画、想,集动口、动手、动脑为一体,逐渐深入课文。让学生学得

7、兴趣盎然,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三、总结学法,授之以渔。师: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好像真的看到了千姿百态的庐山云雾。那请同学们想一想:刚才我们是怎么学习第2自然段的?(生思索)生1:先读课文,并找出中心句画下来。生2:有感情朗读。……(师相机反馈,加以梳理,出示学法:①读课文,画出中心句,理解中心词。②找一找,课文围绕中心句共作了哪些具体介绍,其中你最喜欢的是什么?为什么喜欢?③想像续编,练习有感情朗读。)师:这就是我们刚才的学法,一起来看看。[评析:“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先引导学生学习第2自

8、然段,及时归纳总结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明确、掌握学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以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师:请同学们根据这一学法在小组内互读课文第3自然段,并互相交流。(生自学,并在小组内交流。)师:好,谁来说说?生1: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庐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