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788750
大小:6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2
《90例艾滋病发热患者温病学证候特点分析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90例艾滋病发热患者温病学证候特点分析论文朱菲菲,黄玲,马伯艳,符林春【摘要】【目的】观察艾滋病发热患者温病证候学特点。【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90例艾滋病发热患者进行调查。参照《温病学》制定临床中医证候调查表,主要观察艾滋病发热患者的发热类型、舌脉、卫气营血病证分布及三焦病证轻重分布情况。【结果】90例患者以恶寒发热、壮热较多见,分别占37.82%、21.01%;舌质以淡红、暗红多见,分别占38.89%、40.00%;舌苔为白腐苔为主,占34.44%;脉象以数脉为主.freelmunedeficiencysyndr
2、ome,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据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证候特征的观察,属于中医温病学范畴[1]。本文通过临床观察和问诊方式对艾滋病发热患者进行温病学证候特征调查,旨在为临床选方用药提供一定的依据,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标准1.1.1诊断标准参照1993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entersfordiseasecontrol,CDC)发布的AIDS诊断标准[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温病学》[3]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分型纲要。1.1.2纳入标准年龄在18岁以上的患者;艾滋病期的发热患者(腋温≥37℃);能
3、自主回答问题的患者;依从性好,自愿接受调查者。1.1.3排除标准年龄小于18岁的患者;非发热患者(腋温<37℃);非艾滋病期患者;孕妇及哺乳妇女;患有严重神经或精神病疾患;近期服用过有可能给本调查造成影响的药物的患者;依从性差的患者。1.2一般资料本调查的艾滋病发热患者全部来自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艾滋病专科住院患者,入院时符合上述纳入标准者即被纳入调查对象接受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2006年11月至2007年5月,共收集资料完备的合格病例90例,男74例,女16例,男女比例为4.6:1;年龄24~68岁,平均(38.46±
4、9.56)岁,其中年龄≤40岁60例,41~50岁21例,51~60岁6例,61~70岁3例;体质量37.6~71.0kg,平均(52.19±8.68)kg;体温(腋温)37.1℃~40℃,平均(38.53±0.74)℃;感染途径:经性感染者34例(37.78%),吸毒感染者29例(32.22%),输血感染者9例(10.00%),混合感染(吸毒和性传播两种途径)者7例(7.78%),感染途径不明者11例(12.22%)。1.3观察项目参照《温病学》[3]制定临床中医证候调查表,调查项目包括基本情况(性别、年龄、传播途径
5、、体质量及体温),发热类型,卫气营血及上中下三焦基本证候和舌脉,通过对中医症状半定量化记分来划分艾滋病发热患者主要的中医温病学证型。本研究为治疗前的横断面调查,调查前参与调查的临床医师统一理解调查项目的具体含义并取得患者的信任,采取问卷方式对合格的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如实填写表格。1.3.1中医发热类型包括7种发热类型:恶寒发热,寒热往来,壮热,低热,身热夜甚,身热不扬,五心烦热。1.3.2舌脉观察舌象观察参照《中医诊断学》[4],所观察的舌象主要为舌色与舌苔。舌色中将舌边尖红赤和舌质较暗的舌色归类为红色,合称为暗红舌;
6、将深红舌和紫舌称为红绛舌。舌苔质有厚薄、润燥之分,由于苔质苔色相配,类型繁多,而且所观察的患者中多以燥苔、厚苔为主,其他特殊苔质类型较少,不便单独统计,故所观察的舌苔主要以苔色为主,苔质为辅。脉象观察以脉纲为分类标准,主要观察实脉、虚脉、浮脉、沉脉4类脉象。1.3.3卫气营血辨证在中医临床证候调查表中,将卫气营血每个病程阶段分为4个主要症状和4个次要症状,出现1个主要症状记3分,出现1个次要症状记2分,依此类推;每个病程阶段总计20分,依据每个具体患者所出现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的多寡将每个病程阶段分为3个等级,分别为轻度
7、(2~4分)、中度(5~10分)、重度(11~20分)。1.3.4三焦辨证在中医临床证候调查表中,上、中、下焦各病变部位筛选出7个主要症状,出现1个主要症状记1分,每个阶段总计7分,根据每个具体患者在每个阶段出现主要症状的多寡划分为3个等级,分别为轻(1~2分)、中(3~4分)、重(5~7分)。上焦包括心肺两经病变,中焦包括胃经病变(主要是胃燥伤阴证)和脾经病变(主要是脾经湿热证),下焦包括肝肾两经病变。1.4统计学处理采用MicrosoftOfficeExcel工作表和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2.
8、1主要发热类型分布情况通过临床问诊发现,少数病情反复的住院患者可见2种或3种发热类型,为统计分析方便,将这些患者发热类型拆分开来统计,故总例数为119例,其中恶寒发热45例(37.82%),壮热25例(21.01%),低热13例(10.92%),寒热往来13例(10.92%),身热夜甚9例(7.56%),身热不扬9例(7.5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