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政治重点掌握的考点

2011届高考政治重点掌握的考点

ID:25786183

大小:5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2

2011届高考政治重点掌握的考点_第1页
2011届高考政治重点掌握的考点_第2页
2011届高考政治重点掌握的考点_第3页
2011届高考政治重点掌握的考点_第4页
2011届高考政治重点掌握的考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届高考政治重点掌握的考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1届高考政治重点掌握的考点!8第p二B教[育R资源i网M2011届高考政治复习阶段重点掌握的考点哲学部分:一、实践(考点):(1)含义:人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具体有两层意思:①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即实践能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2)特点:①客观物质性。表现在实践的构成要素即主体、对象、手段及过程和结果都是客观的。②主观能动性。指实践是一种有意识参与指导的活动。③社会历史性。指实践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实践因时而异、而变。(3)、实践与

2、认识的辩证关系(考点)(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即实践决定认识):【方法论】:要重视实践。①实践是认识的(考点)。任何认识最终都于实践。(但获得认识的途径还可以是学习)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考点)。原因:A实践能不断提出新问题、新要求;B实践能提供新的认识工具;C实践能锻炼人的认识能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考点)。原因:实践是连接主观与客观的桥梁。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考点)。即认识成果不用于指导实践,则是没有意义的。(2)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即实践能指导认识)。正确认识对实践起积极反作用;错误认识对

3、实践起消极反作用。【方法论】:要树立正确的认识。二、正确的认识——真理(1)含义: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认识分为真理和谬误。谬误则是标志主观同客观不符合的哲学范畴)。(2)特点:①客观性(新考点):即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这是真理的最基本的属性。(真理具有客观性,因此,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即不同人对同一事物的多个认识中,只有一个是真理)。②条件性(新考点):即真理有自己的适应条件和范围。(真理具有条件性,因此,超出条件,真理就会变成谬误,这说明真理与谬误总是结伴而行。)③具体

4、性(新考点):真理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的特点(新考点):①反复性。②无限性。③上升性。【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在实践中发现、检验、发展真理。三、创新1、what: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2、why:第一,创新是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要求;是发展普遍性要求,第二,创新的社会作用----民族进步的灵魂。(1)辩证否定观(考点):①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②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扬弃。③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又是发展的环节。【方法论】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

5、要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2)创新的社会作用(考点):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①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其中,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③创新推动思维和文化的发展。3、how:①要创新,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事求是、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②要创新,就要树立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突破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

6、观念,开拓新境界。四、社会发展:(1)根本动力:社会两大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发展;不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适合的上层建筑,推动经济基础的巩固;不适合的上层建筑,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2)直接动力::即社会两大基本矛盾的解决途径:①阶级社会的直接动力是:阶级斗争(因为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性质是对抗性的);②社会主义社会的直接动力是:改革(因

7、为社会社会的基本矛盾性质是非对抗性的)。【注】:改革的实质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改革的目的是改变不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和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3)规律: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4)主体: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一、文化的作用(考点):(个人、社会经济政治、国家三个角度)1、对个人的作用(考点):(1)文化影响人:①影响的两个: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②影响的两个表现: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影响人的思维方式、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③

8、影响的两个特点: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2)(优秀)文化塑造人:①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注1】文化对人的影响虽是潜移默化的,但不是消极被动、无目的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