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安全性评价(2)

药物安全性评价(2)

ID:25785040

大小:993.5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8-11-22

药物安全性评价(2)_第1页
药物安全性评价(2)_第2页
药物安全性评价(2)_第3页
药物安全性评价(2)_第4页
药物安全性评价(2)_第5页
资源描述:

《药物安全性评价(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药物安全性评价绪论一、药物安全性评价概述药品: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一)新药研发程序1.探索和筛选:应用常规的药理学方法检测化合物的药理学活性,超过活性标准即可认为有活性;通过早期毒性筛选尽量排除可能有问题的化合物,从而增加测试化合物的数量,减少实验动物的用量和扩大给药剂量的范围。

2、2.非临床研究:实施符合GLP标准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生物利用度评价及药代毒代动力学研究。3.临床研究:Ⅰ期:证明人类对该药物的耐受性并确定其在人体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性。Ⅱ期:确定药物的量效关系。Ⅲ期:临床药效学试验(全面、多中心、大量患者参与)Ⅰ期、Ⅱ期、Ⅲ期临床试验应符合GCP标准。4.申请新药注册:《药品管理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5.新药上市:进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并进行符合GCP标准的Ⅳ期临床试验(二)安评的起源最早提出药物安全性评价是缘于20世纪全世界出现了许多严重的药物中毒事件。1

3、.磺胺酏剂事件(30年代,美国)a.1937年,美国一家公司的主任药师瓦特金斯(HaroldWotkins)为使小儿服用方便,用二甘醇代替酒精做溶媒,配制口服液体制剂,称为磺胺酏剂。b.未做动物实验,在美国田纳西州的马森吉尔药厂投产后,全部进入市场,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c.到这一年的9~10月间,美国南方一些地方开始发现患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大量增加,共发现358名病人,死亡107人(其中大多数为儿童),成为上世纪影响最大的药害事件之一。2.有机锡中毒事件(50年代,法国)a.烷基锡化合物可引起多起中毒。

4、b.1954年在法国用于治疗皮肤化脓很有效的Stallion药物,这种药物中含有作为不纯物的10%三乙基锡碘化合物,有1000人服用这种药物,有约100人死亡。c.其中毒事件的原因物质就是三乙基锡。3.“沙利度胺”反应停事件(60年代,德国)a.1957年10月,反应停正式投放市场,作为一种“没有任何副作用的抗妊娠反应药物”,成为“孕妇的理想选择”。b.1960年,有医生发现新生儿畸形的发生率与沙利度胺的销售量呈现一定的相关性,之后的毒理学研究显示,沙利度胺对灵长类动物有很强的致畸性。c.1961年1

5、1月,撤回联邦德国市场上所有反应停,不久其他国家也停止了反应停的销售,期间由于沙利度胺有万余名畸形胎儿出生。4.氯碘喹啉事件(70年代,日本)a.氯碘喹啉是一种有机碘化合物,作为治疗阿米巴痢疾及预防旅行者腹泻的常备药,并认为本品极少被肠道吸收和毒性最小。b.日本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出现一些“亚急性脊髓视神经病”患者,其症状表现为腹痛腹泻,继有双足麻木、刺痛、寒冷、无力,进而发展为瘫痪(约占5%)。c.1969年发展到顶峰,一个月竟有300例新病人发生。d.日本禁用此药后,"亚急性脊髓视神经病"发生率

6、急剧降低。5.我国也发现了许多药物中毒事件:野金针菇致白内障;双黄连注射液致死;清开灵注射液过敏;强痛定和二氢挨托啡的药物依赖;“龙胆泻肝丸”事件;和西药一样,中药的毒性也不可低估,同样引起了中药研发、生产和使用者的再度忧虑。因此,药品的安全性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用药者开始更多地留意“药理”、“毒理”等名词。如何确保药品的安全性,是新药研发者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三)安评的概念、研究内容药物安全性评价是通过动物试验和对人群的观察,阐明药物的毒性及潜在危害,以决定其能否进入市场或阐明安全使用条

7、件,以最大限度地减小其危害作用,保护人类健康。药物安全性评价的研究内容包括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临床安全性评价及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四)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目的1.支持人临床试验,指导各期临床试验的设计(受试人群的选择、给药剂量、给药方案、监测药物安全性和功效的指标选择)。2.最大化药物开发的利益/风险比值。3.发现任何潜在未知毒性及靶器官。(五)动物实验结果到人类应用的局限性或不确定性1.局限性35人与实验动物对药物反应的敏感性不同。动物不能述说主观感觉的毒性效应(疼痛、疲乏、头晕、眼花、耳鸣等);动物

8、实验能观察动物的体征,而不能发现动物的症状。2.不确定性药物在高剂量的毒性反应和低剂量的毒性反应规律可能不一致。药物安全性评价中所用的实验动物数量有限,从少量的动物实验的结果向大量人群用药的外推,存在不确定性。受试对象健康指数不同,对药物反应的易感性不同。(实验动物均为实验室培育,选用成年健康动物,反应单一;而人群为不同人种、种族,包括老年体弱、患病个体,对药物反应的易感性存在差异)二、法规、规范、指导原则(一)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