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776957
大小:5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2
《我国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徐旭中图分类号:CF062.6文献标志码:A:1000-8772(2014)28-007-04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及研究意义“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必须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就资源型城市如何实现绿色发展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已成为一些学者的研究焦点,并初步形成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学术成果。(一)国外的相关研究可归纳为四个方面1、强调绿色GDP。JamesTobin和.L.的《1991—1992绿色指数——对各州环境质量的评价》中提出“绿色指数”概念,对
2、美国50个州的环境质量状态进行了评估。其中一级指标分两大类:一类是绿色状态指标,由7类二级指标179个三级指标构成;另一类是绿色政策指标,由2类二级指标77个三级指标构成。2000年美国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合作开发了环境可持续性指标ESI,包括5个组成部分、21个指标和64个变量。此后,该指标被不断更新改进,推出新版本。2006年又首次发布了环境绩效指数EPI。3、强调资源能源。197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协同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和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对全球五个区域117个发展中国家的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能力进行研究。Jonathan和ScottKenned
3、y(1999)从供水的角度对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研究。GregNothstein在2005p;PGAEI。2010年美国研究机构CleanEdge发布了纳斯达克清洁绿色能源指数CELS。4、强调发展质量。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0年人文发展报告》中提出了人类发展指数HDI。2006年英国智库新经济基金会提出了快乐星球指数HPI。2008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与加拿大的GlobeScan公司合作发起了一项名为“绿色指数”的关于消费者环境相关行为的全球调查。国外相关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前瞻性、动态性,值得借鉴。但也存在明显不足。概括起来是“两多两少”:
4、(1)指标体系单一的多,综合的少。无论是从宏观经济、生态环境、资源环境还是生活质量的绿色发展指数更多的是集中于所衡量内容的某一个方面。(2)关注环境、生态和福利的多,强调经济发展的少。发达国家的指标体系中,更关注环境、生态和福利指标。(二)国内的相关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1、绿色发展指标研究顾海兵(2003)较早地提出了中国经济的绿色指数,包括:年度空气质量指数平均值及其增长值,年度未达标废水排放累计量及其增长量、增长率,年度未达标固体废物堆放量及其增长量、增长率[1]。杨多贵(2006)建立了绿色发展指标体系,通过计算他将国家发展分为“黄色发展”、“黑色发展”
5、和“绿色发展”三个阶段,分别对应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绿色生产为主的发展模式[2]。2007年至由北京工商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等联合发布的《中国300个省市绿色经济与绿色GDP指数》,以北京为基准城市,计算其他城市的绿色经济发展水平。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县域科学发展评价中心,在2010年报告中提出了“县域相对绿色指数”,评出相对绿色级、相对浅绿色级、相对欠绿色级和相对绿色警示级县域。北京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国家统计局中国景气监测中心联合研制的《2010中国绿色发展指数年度报告——省际比较》提出的绿色发展指数与以上指数均不同。该报告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评估绿色发展
6、的指标体系。包括三大类一级指标(经济增长绿化度、资源环境承载潜力和政府政策支持度,分别反映经济增长中生产效率和资源使用效率,资源与生态保护及污染排放情况,政府在绿色发展方面的投资、管理和治理情况等)9个二级指标和55个三级指标。在《2011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区域比较》中,改进了2010年的指标体系,并构建了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43个三级指标,对34个城市的绿色发展进行了评价。2、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研究①从单项和系统性指标。宋戈等(2008)以黑龙江省伊春市为例,选取代表伊春市转型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37个指
7、标,构建了黑龙江省伊春市转型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3]。雷敏等(2009)提出了陕西省榆林市绿色GDP的核算模式[4]。陈旭升等(2003)建立了反映资源型城市压力、状态、发展及相应对策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5]。刘建平等(2007)则根据不同资源型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资源禀赋特征的差异、结合现存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重塑了动态的、个性与共性相统一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6]。②从资源型城市类型。马云东等(2002)建立了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7]。马阿滨等(2004)提出了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8、及其评价方法[8]。赵海云等(2004)构建了适用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