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辽宁省水利发展策略

浅析辽宁省水利发展策略

ID:25768227

大小:5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2

浅析辽宁省水利发展策略_第1页
浅析辽宁省水利发展策略_第2页
浅析辽宁省水利发展策略_第3页
浅析辽宁省水利发展策略_第4页
浅析辽宁省水利发展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辽宁省水利发展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辽宁省水利发展策略【论文关键词】:水资源概况;挑战;开发策略  【论文摘要】:辽宁省是我国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省份之一,人均水资源量只相当于全国人均水量的1/3,加之本省工矿企业比重大,城市人口多,因此面临着十分严重的缺水问题,已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介绍了辽宁省水资源概况,分析了全省水资源面临的挑战以及今后的开发策略。    一、辽宁省水资源概况    1.自然地理条件  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南部,地理位置处于东经118°53ˊ--125°46ˊ,北纬38°43ˊ--43°26ˊ之间,全省总土地面积14.57平方

2、千米。辽宁省地势大体是由北向南、自东西向中间倾斜,山地丘陵分布于东西两侧,中部是由东北向西南缓倾的辽河下游平原。  2.降水特点  受地理位置、海陆分布及地形等因素影响,降水、径流地区分布很不均匀。自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部鸭绿江下游山区为多雨中心,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西北部风沙干旱,雨水稀少,仅380--400mm,全省年均降水量为688mm,年际、年内雨水变化较大,冬春雨雪稀少,夏秋降雨集中,尤以七八两月降水量最大,占全年的50%左右。从降水季节看,春季降水量占全年的11%--16%,易发生春旱;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

3、的60%--70%,常有暴雨发生,形成洪涝灾害;秋季降水量占全年的17%--19%,屡有秋旱发生;冬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4%。  3.河流水系分布  本省河流众多、水系河网密布,全省有名可查的河流300条以上,其中流域面积在5000平方公里以上的就有辽河干流、清河、柳河、绕阳河、浑河、太子河、大凌河、小凌河、鸭绿江、浑江、暧河和大洋河12条。河流按其地区分为辽宁中部河流、辽东地区河流、辽西低山丘陵区河流。辽宁中部河流主要有辽河、浑河、太子河、绕阳河;辽东地区主要河流有鸭绿江、大洋河、碧流河、大清河;辽宁西部低山丘陵区主要河

4、流有大凌河、小凌河、六段河。  4.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1)水资源总量短缺。全省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325亿m3,地下水综合补给量为111亿m3,扣除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重复计算量73亿m3,全省水资源总量为363亿m3。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856m3,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左右。  (2)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与人口、土地等资源组合极不协调。全省多年平均降水400~1200mm,由东南向西北递减。6~9月份降水占全年的70%~80%,且有连续丰枯现象。地处辽宁省中部的辽河流域在省内面积为全省总面积的45%,国民经济生产

5、总值占全省的61%以上,本区域地表水开发程度已经达到76.8%。由此可见,辽河流域的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已经到了相当高的程度,本区域开发利用潜力已很微弱,当地水资源量缺口很大。  (3)污染严重。2007年辽宁全省废污水排放总量为24.8亿吨,污染物排放总量为125.8万吨。水资源污染已经相当严重。    二、全省水资源面临的挑战    21世纪初期辽宁省处于人口与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工农业格局调整的重要时期。水资源将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与严峻的挑战。一是到2016年全省人口达到峰值4500万人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800立

6、方米,这对水资源有效供给和水环境保护提出最大挑战。二是经济快速增长,工业用水、废污水排量均相应增加,新水源建设和治污任务更加艰巨。三是城市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用水需求将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全球气候异常使水资源总量趋向减少,水的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四是中部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沿海地区海水倒灌等问题将引起更加严重的后果。五是东西部山区生态环境建设负担加重,洪水威胁区的经济存量、人口密度均有大幅度提高,防洪减灾任务更加艰巨。六是水利适应市场经济的任务繁重,投资体制、水价体系、激励机制等尚待完善。    三、辽宁省今后水

7、利发展策略    1.建立适应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管理、监测的体制和机制  理顺管理体制,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是改变辽宁省水资源管理现状的客观要求,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途径。只有理顺城乡水资源管理体制,才能提高用水效率;只有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对水资源统一规划、调度和配置,才能有效地解决水资源紧缺及水资源保护问题。应该逐步建立起有利于水利和城市供排水事业发展、促进节约用水和污染防治的水价机制和管理体系,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要建立有效的水环境监测保护体系和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体系

8、。要在完成全省主要河流水功能区域划分的基础上,加强水质监测工作,有效地控制全省水质恶化的趋势。继续抓好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建设,为全省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2.水利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重点应该是节水  欲使人口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