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视野下的马克思实践哲学

中国化视野下的马克思实践哲学

ID:25752931

大小:5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2

中国化视野下的马克思实践哲学_第1页
中国化视野下的马克思实践哲学_第2页
中国化视野下的马克思实践哲学_第3页
中国化视野下的马克思实践哲学_第4页
中国化视野下的马克思实践哲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化视野下的马克思实践哲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化视野下的马克思实践哲学中国化视野下的马克思实践哲学  马克思的思想产生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至今仍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在16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逐渐意识到,马克思哲学的深层旨趣并不是提供一种关于世界和历史的普适性学说,而是提供一种历史性的批判思想,以推动改变现存状态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者所坚持的是马克思的基本哲学精神和哲学理念,至于马克思的哲学理想怎么样落实到社会政策、经济政策中去,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答案,全靠中国共产党人自己摸索前进,中国共产党人成功的改革开放的实践就是马克思主义。30多年以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

2、学,是以理论的方式表征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哲学,并随着实践的发展处在永恒的创新过程中。  一、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深刻内涵  在马克思那里,实践是人的本质和存在方式,其本质特征是对给定性的不断扬弃和超越,是对人自身和人与世界关系的再创造。所以,实践是人的感性世界的存在基础。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进行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内蕴解读:  中国化视野下的马克思实践哲学中国化视野下的马克思实践哲学  马克思的思想产生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至今仍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在16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逐渐意识到,马克思哲学的深层旨趣并不

3、是提供一种关于世界和历史的普适性学说,而是提供一种历史性的批判思想,以推动改变现存状态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者所坚持的是马克思的基本哲学精神和哲学理念,至于马克思的哲学理想怎么样落实到社会政策、经济政策中去,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答案,全靠中国共产党人自己摸索前进,中国共产党人成功的改革开放的实践就是马克思主义。30多年以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理论的方式表征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哲学,并随着实践的发展处在永恒的创新过程中。  一、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深刻内涵  在马克思那里,实践是人的本质和存在方式,其本质特征是

4、对给定性的不断扬弃和超越,是对人自身和人与世界关系的再创造。所以,实践是人的感性世界的存在基础。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进行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内蕴解读:  第一,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世俗性。马克思实践哲学具有生动的内涵,几乎涵盖了人类活动的一切方面。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对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情感、愿望、活动、爱,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器官,正像在形式上直接是社会的器官的那些器官一样,是通过自己的对象性关系,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对对象

5、的占有,对人的现实的占有;这些器官同对象的关系,是人的现实的实现(因此,正像人的本质规定和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一样,人的现实也是多种多样的),是人的能动和人的受动,因为按人的方式来理解的受动,是人的一种自我享受。这里,感性是感觉者和被感觉者的共同行为,在这种行为中,客体不再是主体的异己存在物,而是在与主体的沟通中获得了存在的意义,同时,主体也必须以对象为媒介才能获得直观性,从而赋予对象以形式。它也意味着,感性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它使整个世界成为人的意义世界。  第二,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历史性。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

6、哲学中的历史主义的观点,但批判了黑格尔把世界看作是精神产物的唯心主义立场,他本文由.L.收集整理把世界看作一个辩证的历史发展过程,而这一过程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并不是一个盲目的自然过程,而是一个人类创造世界并创造自身的过程。在这一实践的历史过程中,一方面,人的本质力量通过感性的物质活动而外化、对象化,创造人的现实世界;另一方面,人们又通过现实的感性活动,使自己获得确定性,扬弃自己的主观性。于是,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主观性与客观存在性、非理性与理性、理想与现实便在这一历史过程中获得了具体的,并趋向于最终统一的理想状态。

7、这里明确指出人不仅总是体现在、肯定于实践中,而且在实践中被生产出来,人的各种本质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逐渐发展出来。也就是说,人的存在根据就在于人自身,人在通过实践活动自己生成自己的过程中也就同时创造了人的世界。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和深化,不仅人自身会不断变化,人的世界也会不断扩大。因此,实践概念是历史性概念,人类的全部活动以及由此而达到的自我实现与自我认识都是在实践中展开并丰富的。  第三,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批判性。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整个发展历程看,马克思实践哲学有着深层次的批判纬度。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提出市民

8、社会决定国家与法,从而将批判的眼光从政治与宗教问题转向更为根本的社会问题市民社会的异化。在马克思看来,要消除异化,实现人类的解放,建立自由人联合体,就必须对市民社会进行批判,消除市民社会的对立。正如后来恩格斯所说:马克思从黑格尔的法哲学出发,得出这样一种见解:要获得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钥匙,不应当到黑格尔描绘成大厦之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