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739595
大小:371.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1-22
《海南省中考物理试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6年海南省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3分,共30分)1.我们现在使用的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 )A.18nmB.18mmC.18cmD.18dm2.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打击乐器.用相同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时,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3.如图所示为一商场运行中的自动扶梯.某一顾客站在上行的自动扶梯上.当我们说该顾客“静止”时.所选的参照物是( )A.顾客本身B.扶梯C.大楼地面D.随相邻扶梯下行的乘客4.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具有一些奇特的性质,如水结成冰后
2、体积会变大.水结成冰后下列物理量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质量B.密度C.比热容D.内能5.如图所示.将重为G的铝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它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则铝块所受的浮力大小为( )A.GB.FC.G+FD.G﹣F6.从能量转换的角度看,一台四冲程内燃机在一个循环中,存在着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过程的是(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7.运动员站在地面用力竖直下抛乒乓球,球碰地后会弹跳到高于原抛球的位置.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球开始下落时动能为零B.球弹跳到原抛球位置时仍具有动能C.球离地后的上升过程中
3、势能转化为动能D.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增加8.为了便于研究光现象,我们引入“光线”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下列研究问题的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A.通过磁感线来形象直观描述磁场的分布B.通过水流来初步认识电流C.通过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的大小来判断通电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D.通过选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来比较平面成像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9.如图所示的几种器件,工作时应用了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A.电铃B.电风扇C.风力发电机D.门吸[来源:学.科.网]10.如图所示,为了方便市民绿色出行,海口街头配置了公共自行车,下列与自行车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4、轮胎上制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B.车坐垫做的较宽是为了增大压强C.在水平路面上匀速骑行时,车的重力做功D.停止蹬车后车仍继续前行,是由于车具有惯性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题4分,共28分)11.科技馆内有一个“静电球”,当人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便会一根根地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头发丝带有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相互 (选填“吸引”成“排斥”)的结果.12.汽车上常安装一些设备来传递信息,如倒车雷达利用 来传递信息.而汽车导航仪则利用 与卫星联系来传递信息,以确定汽车所处的位置
5、.(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13.潜水员在较深的海水中工作时要穿抗压潜水服,这是由于海水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 ;若不考虑海水密度的变化,则潜水员在水中下潜过程中,所受浮力 .(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轨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蜡烛、透镜、光屏处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 (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若移动蜡烛,使之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小于10cm,则人应在 (选填“蜡烛“或“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成像.15.如图所示是一种温度自动报警器的
6、原理图.制作时,在 (选填“煤油”或“水银”)温度计的玻璃管中插入一段金属,使温度计两端分别与电源的两极相连.当温度达倒金属丝下端所指的温度时,电磁铁具有 ,将衔铁吸引过来,使电铃发出报警信号.16.如图所示,工人通过动滑轮把50kg的水泥从地面缓慢提升到4m高的楼顶,所用拉力为300N,此过程中机械所做的有用功为 J,机械效率约为 .(g取10N/kg)17.一电热水壶的铭牌上标有“220V2000W”字样,在额定电压下用它对质量为2kg的水加热,使水的温度升高50℃,用时6min.则水吸收的热量为 J,此
7、过程中电热水壶消耗的电能为 kW•h,(C水=4.2×103J/(kg•℃) 三、作图和实验题(第18题4分,第19题6分,第20题10分,共20分)18.按照要求规范作图(作图时请用刻度尺).(1)图甲为某人用手托起一金属球时的情景,人的手臂相当于一个杠杆,支点为O,球对手的压力为F,请画出F的力臂L,(2)如图乙所示,请将开关和灯泡正确连入家庭电路.19.小亮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罝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亮应按照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测量过程中,温度计在某一
8、时刻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该物质的温度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