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738639
大小:87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2
《商品蛋鸡饲养技术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WORD格式可编辑商品蛋鸡饲养技术要点时间:2013-05-28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作者:王克华李尚民 2013年,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事件,给我国蛋鸡产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养殖户损失惨重。为了指导养殖场户加强饲养管理,快速恢复生产,保障鸡蛋的市场供应,在此阐述商品蛋鸡养殖的技术要点。 一、育雏期(0~6周龄)的饲养管理 目标要求为6周龄末体质健壮,体重和胫长达到饲养指南标准,且整齐度良好。关注的管理要点为温度、密度、通风、断喙和防疫。 1.育雏前的准备。 (
2、1)育雏舍的准备。进雏前两周对育雏舍和设备进行彻底清扫、清洗、消毒,消毒可先用消毒药水喷洒,然后进行熏蒸消毒。 (2)设备和饲料等准备。 供热器:可采用热风炉、地下火道等方式供热。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照明灯:可采用白炽灯、萤光灯或高压钠灯等。 食槽:要求数量足够、采食方便。 饮水器:要求数量足够,早期宜采用饮水器,后期宜采用乳头饮水器。 饲料:开食宜采用全价颗粒破碎料。 (3)雏鸡的选择和运输。 雏鸡的选择:要从种鸡质量好、防疫严格种鸡场购进雏鸡。 雏鸡的雌雄鉴
3、别:雏鸡必须在24小时内进行雌雄鉴别。 雏鸡的运输:初生雏经鉴别,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后进行运输,运输前对车辆、运雏箱消毒。 2.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1)育雏方式。可采取平面育雏、立体育雏、平面和立体联合育雏等方式。 (2)初生雏鸡的饲喂。 饮水:在雏鸡初次饮水中加入葡萄糖、抗生素、电解质多种维生素等。饮水要充足清洁,水温与室温相同,1周后可直接饮用自来水。 开食:将雏鸡饲料撒在反光性强的硬纸上、塑料布或浅边食槽内,当有些鸡开始啄食时,其他鸡也会模仿。 (3)雏鸡的管理。 密度:平养
4、1~3周龄20~30只/平方米,4~6周龄10~15只/平方米;笼养为1~3周龄50~60只/平方米,4~6周龄20~30只/平方米,注意强弱分群饲养。 温度:1日龄雏鸡要求35℃,以后每5天降低1℃,35~42日龄时达到20~22℃。如发现鸡倦怠、气喘、虚脱表示温度过高;如果挤作一团,吱吱鸣叫表示温度过低。 湿度:适宜的相对湿度为10日龄前60%~70%;10日龄后55%~60%。湿度控制的原则是前期不能过低,后期应避免过高。 饮水:雏鸡出壳后,应尽早供给饮水。在炎热的天气,尽可能提供凉水;寒冷
5、冬季应供给不低于20℃的温水。开始几天,可加入5%的糖或适量的维生素、电解质,能有效提高雏鸡的成活率。 饲喂:雏鸡在进入育雏舍后先饮水,隔3~4小时就可以开食。饲喂次数在第1周每天6次,以后每周可减少1次,直到每天3次为止。尽可能选用雏鸡开食料。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通风:可调节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速,排除尘埃和有害气体,保持空气新鲜,降低鸡的体表温度等。通风与保温是一对矛盾,应注意观察鸡群,以鸡群的表现及舍内温度的高低决定通风的次数与时间长短。 光照:原则上第1周光照强,第2周以后避
6、免强光照,照度以鸡能看到采食为宜。光照时间第1周每天22~24小时,第2~6周龄8~10小时,第7~18周龄8~9小时。 分群:适时疏散分群,使雏鸡健康生长,减少发病,提高成活率。分群时间应根据密度、舍温等情况而定。一般是在4周龄时进行第一次分群。根据强弱、大小分群,将原饲养面积扩大1倍。 断喙与修喙:7~8日龄进行断喙,5~6周龄可以进行修喙。在断喙前一天和后一天饮水(或饲料)中可加入维生素K3,以减少应激。 疫苗免疫:应根据制定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二、育成期(7~18周龄)的饲养管理
7、 目标要求为各周龄体重至少要在标准范围内,且整齐度良好;最好能将11~12周龄体重控制在标准下限,15周龄达标准上限,15~18周龄按标准上限增重。关注的管理要点为喂料量、密度、光照时间、防疫和转群时间。 1.转群。7周龄初雏鸡转入育成鸡舍,到18周龄末转到产蛋鸡舍;夏季秋冬春季转群最好在清晨进行,夏季转群最好在晚上进行。转群前2~3天和入舍后3天,饲料中维生素增加1~2倍,并给予充足的电解质溶液,转群前6小时停料。晚上转群时多增加2~3小时光照,让鸡熟悉环境,并有足够时间采食和饮水。从育雏舍转到育成舍,
8、两舍间的温差要小。结合转群对鸡群进行分群,淘汰不合格的次劣鸡,清点鸡只数量。 2.雏鸡向育成鸡的过渡。 (1)逐步脱温,视天气情况给温,保证其温度在15~22℃。 (2)逐渐换料,在育雏料中按比例每天增加15~20%育成料,直到全部换成育成料,过渡期5天左右。 (3)调整饲养密度,平养10~15只/平方米,笼养不超过25只/平方米。 3.生长控制。育成期的饲养关键是培育符合标准体重的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