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形势及大国关系新变化

当前国际形势及大国关系新变化

ID:25730879

大小:44.97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1-22

上传者:U-960
当前国际形势及大国关系新变化_第1页
当前国际形势及大国关系新变化_第2页
当前国际形势及大国关系新变化_第3页
当前国际形势及大国关系新变化_第4页
当前国际形势及大国关系新变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前国际形势及大国关系新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WORD格式可编辑当前国际形势与大国关系新变化《1》当前国际形势的几个重要特点(一)美国成为牵动国际格局最大变量(1)外交退出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退出《巴黎协定》;重谈北美自贸协定(2)经济促进实现4%的经济年增长;10年内新增2500万个就业岗位;降低个人和企业所得税及简化税制(3)军事重建军队,扩充海空军力量;优先发展网络司令部攻防能力;开发先进的导弹防御系统。(4)移民打击非法移民,加强边境执法;限制穆斯林国家的人进入美国。(二)全球治理面临赤字(1)全球化进程(全球治理的“失序”)新变化世界经济陷入长期低迷,冲突频现,恐怖主义、难民潮等全球性难题日趋严重。新问题贫困、失业、两极分化拉大,民粹和保护主义等思潮在西方国家抬头。(2)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金融危机世界经济进入慢速增长、新旧动能转换的周期。2011年至2015年,全球贸易增长已连续多年低于5%。各种危机地缘政治冲突恐怖主义难民流动(3)“去全球化”催生民粹主义西方经济新自由主义的破产,国际对全球化的民意支持削弱要完善全球治理,就需要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体系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中国“药方”习近平:坚持开放包容推动联动增长继续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二十国集团在加强宏观政策协调、改革国际金融机构、完善国际金融监管、打击避税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果,为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经济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下一步,我们要在上述领域继续努力,特别是要加强宏观政策沟通,防范金融市场风险,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推动金融业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三)世界多极化势不可挡(1)世界多极化迅猛发展西方国家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尽管很多西方国家并不愿意承认,但在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国家的力量和引领全球治理的能力下降,思想破产。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正在改变全球力量对比的格局,使之更加多元均衡,大大增强了在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中的作用。(2)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办方专业知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当前国际安全环境比二战以来的任何时候都更加动荡不安,一些西方社会以及自由国际秩序的根本基础在发生动摇;世界有可能正在迈向“后西方”时代,也就是西方主导的自由世界秩序正步向终结。世界何以走向“后西方”?根源在于西方内部政治、经济、安全及社会等均出了问题,落入唯我独尊、固步自封,零和思维的陷阱。(3)世界变得扁平化、多极化一批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这是时代的进步,因为其他国家的崛起,让世界变得更加多元、包容与平衡。多极化的进步意义当西方从全球化的旗手变为全球化的阻力或干扰之时,发展中国家却快速崛起为捍卫全球化、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力量。《2》大国关系进入深度调整关键期(一)美欧关系波涛汹涌,出现"分水岭时刻(1)特朗普上台后,大西洋两岸关系嫌隙增加,欧美关系难以风平浪静。(2)特朗普“首秀”欧洲,北约峰会不欢而散(3)特朗普斥责北约逃避防务费用(催债)(4)特朗普搅局《巴黎协定》。以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之间密切关系为代表的跨大西洋联盟正在分裂(5)尽管欧美盟友关系不会破裂,但裂缝扩大已是不争的事实。美欧关系紧张加剧,欧洲媒体警告:美国一意孤行地从全球事务中退出,是将西方全球领导地位拱手相让!(二)美俄关系“重启”谈何容易(1)美俄“新冷战”状态矛盾叠加乌克兰问题叙利亚内战北约东扩问题反导系统问题,此外,反俄已经成为美国内部斗争的一部分,美俄关系依然紧张美俄军机在波罗的海上空多次“交锋”。(2)美俄双方就叙利亚、乌克兰、网络安全、反恐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取得一些共识。但前景难料!(3)美俄关系的改善还受到欧洲因素的拖累特朗普想甩开欧洲改善与俄罗斯关系,引起欧洲盟友的警觉与怀疑。如美国与俄罗斯关系改善,必将削弱北约存在的价值与美欧的安全纽带。(三)中美关系开局良好,挑战不少中美关系正在发生显著而深刻的变化将决定21世纪的国际格局走向中美两国人口总和占世界人口近1/4中美两国经济总量超过世界1/3双边贸易额占世界1/5(1)中美关系一度“不被看好”特朗普对华政策存在不确定性威胁要对中国征收高额关税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不惜挑战“一个中国”原则“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中方愿意同美方一道努力,加强沟通,拓展合作,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2)中美合作是主线专业知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中美关系一路风雨兼程,但两国存在诸多共同利益,两国的利益交融和相互依存深入而广泛,合作仍将是双边关系的主线。(3)双方同意要促进两军关系发展两国国防部长要早日互访;共同做好美军参联会主席8月访华;两军联合参谋部11月举行首次对话;中国海军参加2018年“环太平洋”军演《3》中国的智慧与担当(一)中国参与全球治理面临难得契机(1)深入国际体系,中国具备为世界作更多贡献的能力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率6.7%,继续领跑。(2)中国靠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获得更大的制度性权利增强了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推动全球治理向公平合理的方式转变(3)中国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与区域一体化提振了国际社会的信心为中国更深、更广地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良机(二)中国积极参与并引领全球治理(1)“双多边机制”一带一路倡议:贯穿欧亚大陆涵盖诸多领域惠及所有参与方为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经济合作搭建了一个崭新平台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京召开(2)中国是维护和平的坚定力量中国派出维和部队守护和平,帮助战乱国家重建家园,是派出维和部队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加入新的联合国维和能力待命机制,率先组建常备成建制维和警队,并建设8000人规模的维和待命部队。中国军队积极参与国际维和、反恐和人道主义救援,参与管控热点敏感问题等。中国还积极支持非洲常备军和危机应对快速反应部队建设。(三)中国特色的全球治理观特点鲜明(1)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要推动全球治理理念创新发展,积极发掘中华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和治理理念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继续丰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张,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总结: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中国已成为“国际形势的稳定锚世界增长的发动机,和平发展的正能量,全球治理的新动力”。(重点看,自己找答案)为何说美国成为牵动大国关系和国际格局的最大变量?你是否赞同“中国能够填补‘美国退出’的权力真空成为全球领导者”这一观点?说明你的理由。国际反恐形势新变化及其影响《1》国际暴恐新特点(一)欧洲恐怖袭击高发频发(1)“伊斯兰国”所掀起的域外恐怖袭击浪潮正在加速到来,欧美再成矛头所指的重点报复目标2016年,欧美发生的涉“伊斯兰国”恐怖案件约200起,其中大部分针对邻近中专业知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东的欧洲目标欧美此轮暴恐能量集中释放,是“伊斯兰国”的报复行为法国巴黎恐怖袭击案2015.11德国柏林恐怖袭击案2016.12英国曼彻斯特爆炸案2017.05伦敦桥车撞恐袭案2017.06(2)“伊斯兰国”和极端分子连续欧美开刀的原因美、法、德等国卷入叙利亚内战法、德等欧洲国家有暴恐滋生的肥沃社会土壤欧美国家投奔“伊斯兰国”的极端分子数量多(一)独狼”恐怖威胁上升(1)什么是“独狼”?西方本土极端分子与恐怖组织之间无实体性关联,仅有意识形态关联,具体实施恐怖袭击时多为独立策划(2)独狼式恐怖袭击犯罪成本低随意性强危害性大(二)外国“圣战”分子跨国流动威胁增大欧亚非“伊斯兰国”已成立专门机构指导欧亚非有关国家的恐怖分子跨境流动和作案美国美国国内伊斯兰极端分子多通过社交媒体被激进化,自我激进化的伊斯兰极端分子在美更容易获得枪支“伊斯兰国”媒体行动诱惑和招募极端分子迁徙到“哈里发国”参加圣战,向欧美国家穆斯林族裔中煽动极端和仇恨《1》当前国际反恐形势(一)“伊斯兰国”恐患在欧美集中爆发中东北非动乱之后形成的国际恐怖威胁已从地区积聚转向域外扩散的新阶段,并将持续相当长时间(二)欧美本土防线已遭渗透和撕破伊斯兰国由进转出由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圣战”磁场恶变为国际暴恐输出源在美欧构建暴恐网络,向俄、中亚、南亚和东南亚渗透“基地”组织蓄势反扑裹胁塔利班和“乌伊运”在阿富汗东山再起,整合印度、孟加拉国和缅甸的暴恐势力,向东南亚延伸触角,抓牢阿拉伯半岛分支,图谋在欧美搞大案(三)“伊斯兰国”难以去除根源(1)“伊斯兰国”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中东地区的政治失衡、经济失治和社会失序普通民众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绝望教派部族认同大于国家认同、列强炮制强加的疆界划分不能反应政治现实“阿拉伯之春”的并发症(2)“伊斯兰国”模式和效应持续发酵准国家实体“博科圣地”、“青年党”、“基地”半岛分支割据一方,封都“建国”,催生新型恐怖主义威胁传统民族分裂和反政府武装建政诉求与传统民宗矛盾叠加,暴恐根源更为顽固专业知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四)“伊斯兰国”暴恐后遗症大在欧、亚、非吸引了大批支持者、同情者和追随者各地宣誓效忠和支持的暴恐组织达40多个“伊斯兰国”已成为逊尼派极端势力唤醒“圣战”意识、发展“圣战”成员和锻造“圣战”力量的旗帜(五)其他暴恐势力仍然猖獗“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大不如前,但当前其他暴恐势力仍然猖獗(六)“伊斯兰国”东方扩张威胁增大南亚、东南亚和中亚等地区已成为“伊斯兰国”重点渗透和扩张的目标2015年1月“伊斯兰国”在巴阿建立“呼罗珊省”2016年6月“伊斯兰国”宣布在菲律宾建“省”南亚、东南亚地区恐怖袭击频发“伊斯兰国”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增加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相关国家实施的安全风险使中国境内面临的反恐压力增大(七)网络恐怖主义威胁增大凶手多通过网络观看暴恐视频遭洗脑,并通过网络掌握暴恐技术《1》国际反恐合作与应对(一)国际反恐合作现状各大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外国圣战分子中,欧俄人数较多,美国人数较少新一轮以“伊斯兰国”为代表的恐怖主义对欧俄威胁大,对美威胁相对较小(二)国际反恐新议程(网络反恐)(1)加强网络监控和获取涉恐情资法国强化舆情监管英国通过《调查权利法案》(2)推动行业自律,掀起社交媒体反恐战欧盟与微软等美网络巨头达成协议美国审议《打击恐怖分子使用社交网络法案》网络科技公司成立“全球网络反恐论坛(3)发起网络攻击,打击网络暴恐活动美国成立专门小组研发打击“伊斯兰国”的网络武器欧洲面临的恐怖威胁中东北非等地区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大行其道穆斯林移民社会融合难题中东北非难民冲击困境欧洲需采取的措施放弃反恐双重标准,反思真诚推进国际反恐合作在中东北非治乱问题上做文章,发挥大国作用,协同努力逐步稳定地区形势强化国内反恐,打防并重,推动国内去极端化进程《2》中国面临的恐怖威胁与应对(一)国际反恐形势(1)“东突”暴恐势力的国际化发展在叙利亚和阿富汗有根据地,在东南亚等地区有流窜通道,在中国境内外策划实施了多起恐怖袭击在东南亚、南亚、中亚和中东等地搭窝建点,袭击我海外目标的风险增大专业知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2)全球穆斯林族群变化穆斯林的族群网络逐渐向全球蔓延,且人口总数和比重不断上升穆斯林却在全球化浪潮中逐渐失势穆斯林世界内斗不止穆斯林移民在西方很多国家成为边缘人群不少穆斯林难寻出路走向精神极端(二)“东突”暴恐势力的新活动特征(1)“东突”出境参加“圣战”活动猖獗成千上万的境内极端分子经东南亚、中亚、南亚等地赴中东参加“圣战”,并成当地重要暴恐力量(2)“东突”对“一带一路”途经国家的威胁增大“东突”在中亚、南亚和东南亚与当地暴恐势力接触日益密切,就地“圣战”的风险日益增大(3)“东突”加入当地恐怖组织中国境内外逃极端分子增多,在境外加入当地恐怖组织的现象显现(一)中国应采取的应对方案(1)继续坚持联合国在反恐国际合作中的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谨慎参与美国主导的打击“伊斯兰国”国际联盟,防止美国把国际恐怖祸水向中国周边引流(2)坚持和推广综合施策、标本兼治理念运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军事等手段,加强源头治理,防患于未然(3)推行有别于西方的反恐对话和交流反对将恐怖主义与特定国家、民族和宗教挂钩,营造有利于开展反恐国际合作的大环境总结:中国是国际反恐事业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中国坚决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致力于加强同国际社会的反恐合作,为国际反恐事业贡献应有的力量和责任(重点看,自己找答案)当前的国际暴恐活动呈现出哪些新特点?国际社会的反恐合作为什么难以形成合力?全面认识一带一路《1》“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宏观背景(一)“一带一路”与古丝绸之路的区别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称古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1)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路线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二)“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背景(1)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有利于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专业知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广大发展中国家更加主动地融入世界市场,有利于我国全方位推进“一带一路”建设(1)发展中国家崛起助力“一带一路”促进沿线国家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推动世界经济格局更趋均衡(2)区域经济一体化呼唤“一带一路”对外经贸关系中的“传统”区域不断发展开拓“非传统”区域,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打造新型全球治理体系(三)“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内背景(1)国内经济结构调整需要解决(2)国内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需要解决(3)国内能资源供给需要保障“十三五”期间石油和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7%2014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占全球消费总量的22.9%截至2017年3月29日11点58分,中哈原油管道实现累计向中国输油一亿吨,标志着中哈原油管道正式跨进“亿吨时代”《2》“一带一路”的发展现状(一)机制建设不断完善(二)政策沟通取得积极进展(三)设施联通不断完善(四)贸易畅通取得卓著成果(五)资金融通和产能合作取得显著进展(六)民心相通稳步推进《3》“一带一路”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一)“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机遇(1)与沿线国家合作基础好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坚持“合作共赢、开放包容”时代精神以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为先导(2)与沿线国家经济结构互补优势明显沿线国家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丰富。在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较大瓶颈我国具有全产业链优势在高铁等高端制造装备和技术方面拥有明显优势(3)沿线国家发展资金缺口巨大据亚洲开发银行预测,2010年-2020年,亚太地区约有8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现有多边开发银行在亚洲基础设施领域的年度投资规模仅仅是在100—200亿之间中国3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可以用来对外投资。2014年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开始运行。(二)“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挑战(1)部分沿线国家政局不稳(巴基斯坦恐怖袭击现场克什米尔地区争端)一些沿线国家政局持续动荡,部分地区武装摩擦和冲突频繁,有些国家和地区极端主义、恐怖主义和分裂主义盛行,加剧了地缘政治危机(2)沿线国家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阿富汗与新加坡)专业知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沿线国家差距显著,巨大的发展鸿沟对中国进行对外投资和产能转移提出严重挑战。以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环境指数来看,部分沿线国家在契约履行、投资保护、产权登记、建筑许可等方面问题重重。(3)若干域外国家掣肘美国自2009年高调重返亚太以来,我国与少数邻国间的矛盾明显趋于激化和复杂化。日本除了强化日美安保同盟,还对“一带一路”倡议保持高度警惕。《4》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方向(一)将“一带一路”建设成和平之路(1)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丝路精神: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合作目标: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2)“美国领导下的世界秩序”有三个支柱:一是美式价值观,也被视作“西方价值观”;二是美国的军事同盟体系,构成美国在世界上发挥“领导”作用的安全基石;三是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机构(二)将“一带一路”建设成繁荣之路(三)将“一带一路”建设成开放之路(四)将“一带一路”建设成创新之路(五)将“一带一路”建设成文明之路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2014年中吉哈三国联合申遗“丝绸之路”成功入选土耳其东北部欢迎中国游客中印科技国际创新园外国专家的幸福生活总结:“一带一路”建设是我们这个时代伟大的创举、伟大的实践、伟大的事业,必然会面临各种风险和挑战。“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带一路”建设必将克服重重艰险,冲破惊涛骇浪,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造福中国、造福世界,造福人民!(重点看,自己找答案)古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有何区别?“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是什么?如何应对“一带一路”面临的挑战?“十九大”精神亮点解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  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专业知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习近平说,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把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习近平说,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中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习近平强调,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习近平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习近平指出,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力争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习近平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夺取压倒性胜利的决心必须坚如磐石  习近平说,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只有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化标本兼治,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的决心必须坚如磐石。  ——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  习近平说,要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  ——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习近平指出,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完)全方位解读十九大报告:40个新提法新举措 1、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专业知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这是十九大报告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十九大报告阐述了这个新时代三个层面的意义和五个方面的定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相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转化。  3、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但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4、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十九大报告提出,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5、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包括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促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6、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中,摆在第一条的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报告重申,“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7、“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十九大报告提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8、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十九大报告提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9、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十九大报告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进一步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增加了“美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现代化建设目标有了更好的对接。  10、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专业知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凝炼的表述。  1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1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并列。  13、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十九大报告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14、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  十九大报告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  15、推进合宪性审查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  16、党政机关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  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赋予省级及以下政府更多自主权。在省市县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  17、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18、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19、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十九大报告提出,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20、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21、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22、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  23、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  十九大提出确立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此前的表述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思想”。此前“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的表述也在十九大报告改为“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专业知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24、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  十九大报告提出,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  25、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此前的表述是“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26、打铁必须自身硬  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铁必须自身硬。此前的说法是“打铁还需自身硬”。  27、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这一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28、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中,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两字彰显了对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29、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中,要求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此前的表述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30、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命题。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中,要求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  31、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  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圈子文化、码头文化的表述以往少见。  32、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十九大报告提出,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33、赋予有干部管理权限的党组相应纪律处分权限  十九大报告提出,赋予有干部管理权限的党组相应纪律处分权限,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34、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在过去五年“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的基础上,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从压倒性态势到压倒性胜利,彰显反腐败斗争稳扎稳打、善作善成。报告作出这样的宣示:“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的决心必须坚如磐石”。  35、建设覆盖纪检监察系统的检举举报平台  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建设覆盖纪检监察系统的检举举报平台。  36、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专业知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在“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的基础上,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37、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  十九大报告提出,制定国家监察法,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  38、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  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报告提出增强8个方面的执政本领,包括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和驾驭风险本领。  39、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十九大报告提出,全党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40、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十九大报告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在报告最后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背后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一些代表和专家表示,这一科学论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1956年,党的八大报告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6年后的今天,十九大报告再次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新的重大论断。专业知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呈现的新特征、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国务院三峡办主任聂卫国代表说,“以前我们要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问题,现在则是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理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四个维度一、从供求矛盾到需求不平衡的矛盾二、从追求数量到追求品质三、从物质追求到全面发展四、从做大蛋糕到分好蛋糕专业知识分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