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度传感器课程论

加速度传感器课程论

ID:25724764

大小:328.6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2

加速度传感器课程论_第1页
加速度传感器课程论_第2页
加速度传感器课程论_第3页
加速度传感器课程论_第4页
加速度传感器课程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加速度传感器课程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ADXL05型单片加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实际应用姓名:杨锐电气四班(19)前言:单片加速度传感器的典型产品有美国ADI公司生产的ADXL05、ADXL105.、ADXL190、ADXL202和ADXL210,还有美国Motorola公司生产的MMA1200D、MMA120IP和MMA1220D。上述产品也称为加速度计(accelerometer),可广泛用于工业、交通、地矿、建筑及军事领域,既可测量重力加速度,又可以测量由振动、冲击所产生的加速度、速度,位移等参数,还能取代水银式倾斜仪测量倾斜角。单片加速度传感器分模拟信号输出、数字信号输出两种形式,ADXL05、

2、ADXL105和MMA1200D均属于模拟电压输出式,ADXL202和ADXL210则属于数字输出式,或者能输出与加速度成比例关系的占空比信号。此外,ADXL05、ADXL105均属于单轴加速度传感器,只能测量沿X轴方向的加速度;ADXL202、ADXL210属于双轴加速度传感器,可同时测量沿X轴、Y轴两个方向的加速度。1、ADXL05的工作原理1.1性能特点(1)在ADXL05芯片中集成了一个完整的加速度测量系统,内部包含用单晶硅制成的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和信号调理器。最大外形尺寸仅为φ9.4x19(mm),质量为5g。(2)它属于力平衡式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加速度时

3、满量程为±1~±5g(lg=9.8m/s),具体量程可通过外围元件来设定。分辨力可达0.005g。加速度计的电压比例系数为200mv/g,满量程时的非线性误差为±0.2%,谐振频率为12kHz。(3)过载能力强,在0.5s内可承受1000g的冲击。外围电路简单。利用重力加速度可以校准传感器的极性。芯片还具有自检功能,可检测传感器或外围元件是否发生故障。(4)电源电压范围是+4.75~+5.25V,典型值为5V,工作电流约为8mA。1.2.工作原理1.2.1引脚功能ADXL05采用TO-100封装,引脚排列如图1-2-1所示。图1-2-1ADXL05的引脚功能在它的第

4、5、10脚之间有一个敏感轴,传感器对该方向上的惯性力(或振动)最为敏感。Ucc端接5V电源,COM为公共地。第2、3脚之间接电容C1,用以设定同步解调器的带宽。第4脚与地之间接入振荡器的退耦电容C2。Uref为内部3.4V基准电压输出端。ST4为自检电平输入端,接高电平后进入自检模式,只要Upr超出规定的电压范围,就判定芯片或外围元件发生故障。Upr为前置放大器输出端。Uo为缓冲放大器的输出端电压端。Uin-为缓冲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可接由用户设定的输入电压。1.2.2工作原理ADXL05型单片加速传感器的内部电路框图如图1-2-2-1所示。图1-2-2-1ADXL

5、05单片加速度传感器的内部电路框图主要包括以下6部分:①1MHz方波振荡器;②加速度传感器;③同步解调器;④前置放大器A1;⑤基准电压源,可产生3.4、1.8V和0.2V三种基准电压,其中的3.4V基准电压从Uref引脚输出,1.8V作为缓冲放大器的参考电压;⑥缓冲放大器A2,其输出电压为U0。需要指出Urp、Uin、和U0端需通过电阻网络R1-R3相连,改变这些电阻值,即可设定输出电压的比例系数Kg。根据需要,还可接阻容网络,构成交流耦合式加速度计。C1用来设定同步解调器-3dB带宽,C2为振荡器退耦电容,C3为电源退耦电容。加速度传感器的内部结构如图1-2-2-

6、2所示。4图1-2-2-2加速度传感器的内部结构在工字梁上分布着46个敏感单元。图中的虚线框就表示其中一个敏感单元,内有一对平行板式差分电容Ca、Cb。电容的中心极板固定在工字梁上。图中的黑色区域表示支点。1MHz振荡器产生两路方波电压U1和U2,二者的相位依次为0、180,分别加至Ca、Cb。的上下极板上。极板面积为S,介电常数为。令加速度为零时两极板的距离为d,此时Ca=Cb=S/do.因为Ul、U2的幅度相等,相位差为180。所以Ul=—U2,二者互相抵消后,该敏感单元的输出电压Uo1=0,表示加速度为Og。当传感器受到方向向下的惯性力或冲击时,中心极板就产生

7、位移量d1,使差分电容星不对称结构,C。=eS/(do+d1),Ch=eS/(do-d1),即Ca

8、R1=2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