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ID:25722113

大小:70.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1-22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_第1页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_第2页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_第3页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_第4页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涉诉信访,是指经过人民法院立案受理、开庭审理或者强制执行的案件当事人和案件以外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通过各级国家机关和人民法院的信访渠道,采取向有关部门告诉、申诉的方法,要求维持、撤销、变更人民法院裁判结果和督促履行或制止履行的来信来访行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做为人民审判执行工作的延伸,自人民法院成立以来,化解涉诉信访问题就是人民法院一项非常重要工作。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我国进入了一个社会矛盾凸显的特殊时期,与此相对应,涉诉信访

2、案件也随之大量产生,已经对人民法院的司法公信力或者说是法律的严肃性提出了挑战,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大局的一大顽症,因此,做好涉诉信访案件的化解工作,事关人民法院的司法公信力,事关社会稳定大局,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我们必须不断深入地研究涉诉信访问题产生的根源,不断改进涉诉信访工作措施,健全涉诉信访工作机制,用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化解涉诉信访案件,提升人民法院的司法公信力,维护社会稳定,确保奥运会等重大活动的安全顺利进行。下面我就结合大荔法院的工作实际,谈几点自己对涉诉信访工作的思考。一、涉诉信访案件的成因关于涉诉信访案件的成因,学术

3、界有几种观点:一是利益说。二是权利说。三是社会说。四是矛盾激化说。五是执法不公说。我想从司法实践的角度,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下面先看一个重信重访案例。六十余岁的大荔县村民姚某(女)因琐事与同村村民单某发生争执,致姚某左手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经司法鉴定构成七级伤残。法院审理后认为双方均有过错,应按照2:8的比例,由被告单某赔偿原告姚某各项费用的80%,即14906元。宣判后,姚某认为赔偿金额应为8万余元,遂数次进京赴省上访,形成重信重访案件。这起案件其实就是诸多涉诉信访案件的一个有代表性的案例,透过这起案件,我认为引起涉诉信访案件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

4、面:(一)制度的缺失。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一些法律法规或制度不够合理,甚至显失公平,造成了某些人心理失衡。上述案例中,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在伤残或死亡后,“同命不同价”。同一伤残等级,城镇居民获赔的金额几乎是农村居民的4倍,无形之中打破了姚某的心理平衡;二是信访制度不够健全,缺少一套科学的信访工作机制,对信访的次数、信访问题合理与否的认定标准、认定机关及被认定为无理信访后仍继续缠访的信访人的处理等问题缺乏明确的规定。(二)法律宣传的缺失。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进一步实施,每年都会有几十部法律或者法规出台,而且,大多是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但是

5、,在全国广大的农村,法律法规的宣传,已经成为函待解决的盲点,案例中,如果姚某事前受到了法制教育,她自己也能估算出获赔的项目和金额,那么,也许她就不会提出过高的要求,合理的诉求得到了支持,一起缠诉多年的重信重访案件可能就不会发生。(三)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心理。凡信访案件,无不与上访人的切身利益有直接的关系,绝大多数的上访人,其上访的原因,是其诉求未得到或者未全部得到法院裁判的支持,裁判的结果与其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心理产生了冲突,心理的失落感加重,于是走上了无休止上访的道路,案例中,人民法院数十次委派有审判经验的法官甚至邀请资深律师向姚某释明法律规定,应

6、该说姚某已经能够明知法律规定和裁判的公正性,但判决所确定的14906元与她诉求的8万余元显然存在巨大的差距,通过不断上访向人民法院和党委、政府施加压力,期望得到诉求的8万余元,才是她重信重访的根本原因所在。(四)舆论导向的失衡。近年来,个别媒体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充分利用公众措奇的心理和部分人对政法机关的不满,不屑于对涉法涉诉案件的正面报道,而是以一方当事人的片面陈述为卖点,丑化了政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的形象,使人民法院裁判的公信力受到了空前的挑战,很多对法律知之甚少的当事人,当自己的诉求未得到或未全部得到支持的情况下,第一反应是偏执的认为法官枉法

7、裁判,这些人由此走上了无休止上访的道路。(五)信访个案化解方式不当滋长了部分信访人的上访欲望。在信访案件,包括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化解工作中,有些部门不研究个案的实际情况,“花钱买平安”,当上访人以金钱补偿为承诺息诉罢访的条件时,用无原则的经济补偿换取了暂时的息诉罢访承诺书,不否认有部分上访人真心地息诉罢访,但是部分上访人在蛰伏了一段时间后,再次走上了上访的道路,而且无理由找理由也要上访,部分新的上访人获得了经验,在自己不合理的要求未得到满足时,不断上访,由初信初访变为重信重访。大荔县有这样的案例,某上访人在获得经济补偿后,又一次走上上访的道路,其

8、理由是本村上世纪五十年代曾有一铜佛丢失,而公安机关至今未破获,公安机关认真调查后,发现从未有立案记录,令人啼笑皆非。还有一个上访人提出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