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心理健康疏导教育案例及其教育反思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心理健康疏导教育案例及其教育反思

ID:25716126

大小:50.5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2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心理健康疏导教育案例及其教育反思_第1页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心理健康疏导教育案例及其教育反思_第2页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心理健康疏导教育案例及其教育反思_第3页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心理健康疏导教育案例及其教育反思_第4页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心理健康疏导教育案例及其教育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心理健康疏导教育案例及其教育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心理健康疏导教育案例及其教育反思长堰小学:王翠芳2015年9月 当前,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应该说社会各界都应对留守儿童教育承担一定的责任,而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我们教师首当其冲。令人不安的是,在处理发生在留守儿童身上的教育个案时,许多教师还是“凭着感觉走”,以管理惩治取代教育疏导,这必然导致这个特殊群体要么变得不堪一击,要么变得孤僻叛逆。留守儿童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能够深入人心的“慧眼”。可以说,教师只有具备了这双关键的“慧眼”,才能透过现象表面,探究问题实质,才

2、能真正走进留守儿童复杂的内心世界,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才能变得更加科学、客观、高效。一、透视暴力行为多发的表征,抚慰孤寂稚嫩的童心个案简述男孩汪星父母亲常年在外地,他由爷爷奶奶代管。进入高年级后,他成了班级里有名的“暴力狂”。课间追打同学是家常便饭,每天我都会收到来自同学对他的投诉,几乎每周他都会制造一起针对他人的身体伤害。约见他的爷爷奶奶多次均不见效,每次两位老人都是含着泪水恳请我多多教育帮助。也曾经限制他课间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他的交往对象,但一切似乎都不起作用,他变得越来越易怒、暴躁。有一次他“犯事”后,我给他父

3、母亲打电话,电话那头他的父母亲和孩子说些什么我不知道,但那次通话的教育效果却出奇地好,之后的一周他几乎都能自律,可是好景不长,一周后,他又开始故意滋事了。当我再次找他谈话时,他居然主动提出让我给他父母亲打电话告状!真让我感到意外。后来我了解到,父母为了不让孩子经常给自己打电话,没有将号码告知汪星,那一次的通话,是父母外出打工后和孩子说话时间最长的一次。反思单从表面看,汪星是我们常说的“欠管教”类型,传统经验是“严加管教”、“以暴治暴”、“孤立冷落”。为什么这些手段会失效呢?透过他暴力行为多发的表面,我们来看看问题的实质

4、,你会发现一颗脆弱的、急需安抚的心。心理学研究证实,在儿童的人格发育过程中,家庭环境和亲情教育非常重要,将直接关系到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汪星与父母关系疏远,沟通渠道被堵塞,亲子关系消极,他内心备感孤独,极为缺乏应有的幸福感、安全感。他需要不断从身体冲突中战胜“假想对手”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获得满足。但是这种行为的副作用是同伴越来越少,越来越孤独,精神越发空虚。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他的攻击行为愈演愈烈,并且屡教不改。而在此时如果能和父母亲沟通,哪怕是听听爸爸妈妈的骂,也会使他感到亲切,能有效安抚他渴望关爱的心。这也就是为什么

5、通话后,他能安分守己的原因了。由此可见,后来的主动挑衅行为是他为获得沟通权利的一种错误方式,目的不是伤害同伴,仅仅是为了能和“最亲近的陌生人”说上话……从这个角度去想,汪星并不是“小霸王”,相反是一个需要关爱的弱者。二、透视男孩女性化的“本性”,正视父爱缺失的严重后果个案简述韩宇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外出务工,他一直由母亲单独抚养。父亲不在身边,母亲为了补偿这份爱,将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小城身上,对他关怀备至:小时候给他穿花衣、花裙,扎小辫子,精心照顾着;长大后更是几乎一刻不离地陪着孩子,自己到哪里都喜欢带着韩宇;到了高年

6、级,甚至还因为韩宇说害怕而和孩子睡一张床。韩宇现在六年级了,“娘娘腔”的绰号也伴随了他六年。作为男生,他确实有些女性化:走路不敢迈大步,喜欢走小碎步;时常叉着腰,翘着兰花指;说话轻声细语;体育活动都不喜欢参加,一动就喊疼。他太文静了,简直就像个女生。作为班主任,我曾经试图改变他:让他和男生多接触;鼓励他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和竞技运动;多给他表达的机会。但一切都是徒劳。反思儿童心理学认为:排除后天因素干扰,个别男孩出现女性化倾向是一种特别的个性发展趋势,其实质是性格“弱化”,具体表现在行为的畏缩,缺乏敢为性。但韩宇的女性化倾

7、向真是与生俱来的“本性”吗?为什么在留守儿童群体中,具有内向、暴躁、孤僻、逆反等这些所谓性格特征的人数会如此众多呢?这应该是教师思考的切入点。据中央教科所调查,留守儿童由母亲抚养的达56%,男子气成了他们人格构建中的稀缺元素,女子气过重便成为留守男孩一个典型的性格弱点,影响着这个群体社会人格的完整性。此案中的韩宇就属于母亲单独抚养。抚养过程中至少有以下因素造成了韩宇的严重女性化倾向。其一,着装不当。将对子女的爱通过穿花裙、花衣来表达,这本身就埋下隐患。如此与众不同的穿戴确实能引起旁人的注目,认为孩子长得秀气,家长从而获

8、得虚荣心的满足。但孩子亦由此开始了心理的畸形发展。其二,交往对象的单一化。母亲将韩宇带在身边寸步不离,其实这切断了他与其他同伴交往的机会,使得他在众多阿姨们的呵护、宠爱及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性情、言谈举止、爱好等逐渐被同化。其三,父亲角色长时间缺位,加剧、加速了女性化倾向的形成。国外有研究者指出,孩子必须在有父亲的环境中不断与他人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