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体位摆放、体位转移技术

康复护理——体位摆放、体位转移技术

ID:25705471

大小:15.75 MB

页数:71页

时间:2018-11-22

康复护理——体位摆放、体位转移技术_第1页
康复护理——体位摆放、体位转移技术_第2页
康复护理——体位摆放、体位转移技术_第3页
康复护理——体位摆放、体位转移技术_第4页
康复护理——体位摆放、体位转移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康复护理——体位摆放、体位转移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体位摆放、体位转移技术为什么要进行体位摆放脑卒中患者早期长时间的卧床和制动易引发褥疮、坠积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故应尽早采用正确的体位和体位转换。患侧卧位可强化患侧伸肌的优势健侧卧位可强化患侧屈肌优势仰卧位可强化伸肌优势通过不断的体位转换可使肢体的伸屈肌张力达到平衡,预防痉挛。内容简介●体位摆放的定义●体位摆放的目的●良肢位的概念体位摆放的定义体位是指人的身体所保持的姿势或某种位置。在临床上通常是指患者根据治疗、护理以及康复的需要所采取并能保持的身体姿势和位置。体位摆放的目的预防或减轻痉挛或畸形的出现使躯干和肢体保持在功能状态的作用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良肢位摆放的概念良肢位的

2、摆放是基本康复手段的一种。顾名思义,它是为了保持肢体的良好功能而将其摆放在一种位置或保持一种姿势。正确的卧位姿势在康复医学中称为良肢位。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开始的时间多数研究者认为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48h可进行。患者病情稳定在监护病房就应该进行。康复越早,肢体功能恢复越好。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开始的时间有研究者认为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介入时间越早越好,因为肢体功能在脑卒中后3个月内恢复最快,在神经功能恢复的高峰期给予强化训练,即在入院急性期.在治疗的同时进行良肢位的摆放并坚持全过程。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摆放偏瘫早期卧床可采取仰卧位健侧卧位(健侧在下,患侧

3、在上)患侧卧位(患侧在下,健侧在上)床上坐位轮椅坐位5种姿势轮换,最好多采取侧卧位,仰卧位一般要相对少采用。仰卧位患侧上肢稍外展,肘、腕关节伸直,掌心朝上,手指分开或握一毛巾。在患侧肩部、髋部和膝部的后方分别放一小枕或软垫,使这些部位稍垫起,膝关节微屈,在患侧小腿下外侧垫一小枕,踝关节保持90°,足趾向上仰卧位图解仰卧位错误的仰卧位姿势仰卧位尽可能的少用,因为:躯干四肢紧张性迷路反射:受紧张性迷路反射的影响,异常反射活动最强。(主要是下肢伸肌张力增加)紧张性迷路反射又称前庭脊髓反射,由于头部位置及重力方向发生变化时,中耳迷路感受器受到刺激,经延髓前庭核、前庭脊髓束传到脊

4、髓束,产生躯干、四肢肌张力发生变化的反射,又称躯干四肢紧张性迷路反射。此反射的主要特点:仰卧位时伸肌张力增高,俯卧位时屈肌张力增高。这种体位还会使骶尾部、较常见的还有足跟外侧和外踝处发生褥疮的危险大为增加(偏瘫骨盆后旋,下肢外翻,引起上述两处的褥疮)健侧卧位(健侧在下,患侧在上)患侧上肢放于体前一软枕上,患肩向前屈曲约90°,患侧下肢稍屈髋屈膝放于体前的软枕上,踝关节保持90°;健侧上、下肢放在舒服的位置上,保持髋微伸和膝微屈。避免腕及手悬空,手悬空出现腕屈曲,不易抑制痉挛的产生。避免足悬空,足悬空出现足内翻,不利于以后的步行。健侧卧位是患者最舒适的体位,也对患侧肢体有

5、益。健侧卧位健侧卧位(健侧在下,患侧在上)患侧卧位(患侧在下,健侧在上)患侧上肢充分向前伸,肩关节向前屈曲约90°,腕关节伸直,掌心朝上,手指分开;患侧下肢伸展;健侧上肢自然放在体侧,健侧下肢稍屈髋屈膝放于体前软枕上。患侧卧位(患侧在下,健侧在上)患侧卧位(患侧在下,健侧在上)患侧卧位是所有体位中最重要的体位,因为:1、整个患侧被拉长而减轻了痉挛的产生。2、患者的体重压在患侧的床面上,增加了对患侧感觉刺激输入。3、健手能自由活动,如拉起床单,摆放枕头或打电话等。床上坐位髋关节保持90度的屈曲位,背部用枕头垫好,保持躯干伸展,双侧上肢伸展位放在床前桌上。最好臀下置一坐垫,

6、双膝屈曲50-60度,膝下垫一软枕,患侧足底放一硬枕,保持踝关节背屈或足中立位。床上坐位坐位时错误姿势坐位姿势双足垂直于膝下,平放在地板上,脚尖向前,双足分开与肩同宽,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均保持90度。患侧上肢放于体前,于上肢下垫一枕头给与支撑。轮椅坐位上肢良肢位患者上身直立,在轮椅靠背处垫一木板。臀部尽量坐在轮椅坐垫的后方。偏瘫侧要避免肘关节的过度屈曲偏瘫侧前臂和手用软枕支撑,以免偏瘫侧肩关节受到上肢重量向下牵拉的力量手指自然伸展,避免过度屈曲轮椅坐位下肢良肢位双腿自然下垂,在偏瘫侧下肢外侧置软垫,纠正偏瘫腿的外旋,达到两侧足尖对称,避免偏瘫侧足尖外旋二、体位转移技

7、术概述:定义、目的、适应症、禁忌症分类:独立转移辅助转移被动转移1.定义:体位转移是指人体从一种姿势转移到另一种姿势的过程。2.目的:使瘫痪患者能够独立地完成各项日常生活活动。一、概述转移训练【适应症】脊髓损伤、脑血管意外、脑外伤、小儿麻痹后遗症等疾病或损伤后,肢体部分或完全瘫痪。完成转移动作相关的主要关键肌的肌力达到2~3级。要求恢复独立转移能力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转移训练【禁忌症】认知障碍、或不能配合训练者。与转移相关的肢体完全瘫痪者。病情不稳定,包括骨折未愈合、关节不稳或脱位、骨关节肿瘤、重要脏器衰竭、严重感染和其它危重情况等。严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