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中国经济史研究述评·先秦、秦汉论文

2001年中国经济史研究述评·先秦、秦汉论文

ID:25695970

大小:71.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1-22

2001年中国经济史研究述评·先秦、秦汉论文_第1页
2001年中国经济史研究述评·先秦、秦汉论文_第2页
2001年中国经济史研究述评·先秦、秦汉论文_第3页
2001年中国经济史研究述评·先秦、秦汉论文_第4页
2001年中国经济史研究述评·先秦、秦汉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1年中国经济史研究述评·先秦、秦汉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01年中国经济史研究述评·先秦、秦汉论文..本年度先秦秦汉经济史研究论文近百篇,其中有不少力作,兹分述如下:总体性论述徐中舒的遗作《论中国古代社会自然经济与城乡对立等有关问题》(中国文化1)一文认为,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的基础,奴隶社会不是自然经济。在封建制下,直接生产者的小农经济是自然经济。封建主的经济,基本上也是自然经济,这是构成封建制一环一环递相依赖的统一的经济基础。殷王朝是一个建立在黄河中下游广大平原之上的城邦国家..,以城邦为中心,按道路远近制定了一套合于城邦国家的制度,内服实际上就已具备了一整套完整的城邦国家的官制。关于殷代城乡对立问题,他认为奴隶制的城、邦、邑、市

2、,就是贵族奴隶主工商业者聚居的中心,他们从这里对四周的农村进行统治和剥削,城乡之间的对立显然存在。对周初的畿服制,认为殷是以城邦及其近邻为中心,统治着一个邦畿千里的大国;周王则是以广大的乡村为中心,统治一个更为广阔的天下,这就是奴隶制与封建制的差别所在。对周初的自然经济,认为西周一代是自然经济的全盛时期,诸侯经济首先要满足王朝的要求。对战国的工商业城市,徐中舒指出,当时诸侯邦国中和国境上两种新兴的工商业都市冲破了过去静止孤立的自然经济,从而形成新的城乡之间的对立,往日的国野差别归于消失,新的城乡分裂日趋对立。而该问题仍是学术界尚未深入研究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何兹全《关于战

3、国秦汉时期的交换经济和自然经济问题》(史学理论研究3)一文认为,战国秦汉时期城市经济十分发达和繁荣,城市交换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有主导支配地位。整个社会的走向发展规律,是在城市交换经济的主导和支配下向前走动的,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变化是被动的。战国秦汉时代是城市支配农村的时代。对战国秦汉时期的小农、部分奴隶和依附性佃农问题,何先生认为战国秦汉的农民主要是自由民和一部分奴隶,而不是佃农和依附性佃农,佃农和依附性佃农还没有产生。邹逸麟《我国古代经济区的划分原则及其意义》(中国史研究4)一文认为,古代经济区是由自然和人文环境所决定,以劳动分工为基础,各具产业特色的地理区划。大约自

4、春秋至西汉武帝时,我国经济区的雏形开始形成。我国古代经济区具有自然、民族、政治三大特色。划分经济区具有区域性、综合性、专业化和经济中心四条原则。经济区与自然区、行政区是三个不同性质的区划,其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研究我国古代经济区的形成和演变,对了解我国历史时期经济发展和地域差异具有重要意义。古史分期古史分期问题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问题。吕喜林《关于中国古史分期问题的认识与反思》一文,对70多年来古史分期问题做了回顾,对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近十余年来,史学界开始反思并重新认识中国古史分期问题,逐渐认识到五种社会形态的模式并不符合中国历史实际,对中国存在奴隶社会的质疑和否定已成为

5、许多人的共识。因此,从中国古史分期问题曲折发展的历程中,我们应不断反思,从而得到启示。对如何正确处理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历史研究相结合的问题,史学界应有自我否定精神和反思精神。并认为,古史分期利弊参半,史学研究应敢于突破一些规范性思维的束缚,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历史。朱东安《战国封建说质疑——从孔子思想与周初政治看西周社会性质》(广西师大学报4)一文认为孔子思想是周初政治即西周初年新兴领主封建制的反映,而在殷周之际,这种制度无疑是革命的和先进的,其仁者爱人的思想亦为奴隶制所不容。然由于他生不逢时,尤其古史分期的不当,长期以来孔子曾被当作奴隶主阶级的反动思想家和政治代表人物。可以说,这是

6、战国封建说以及由此造成的历史错位的必然逻辑。有鉴于此,应重新进行古史分期,以理顺中国史学研究中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从而走出欧洲中心论的误区。冯涛、兰虹《中国封建领主制度的起源与演进的制度经济分析》(福建论坛4)一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法考察了中国封建领主制度的起源与演进过程,认为中国封建领主制之所以起源于西周初年,是因为中国封建领主制度是建立在封建领主与农民之间互相需求的契约关系基础之上,这种契约关系的建立首先导源于有效军事保护规模的有限性。周朝将封建领主制推行全国,即进行了制度供给。其深层原因则是经济主体(封建君主、封建领主、农民)的利益均衡。农业、畜牧业与人口陈正奇《半坡氏族

7、的原始农业》(西安教育学院学报1)一文论述了半坡原始农业的生产规模和历史地位,并认为“点耕法”就是以竹木质工具为主的耕作方法,它开我国原始农业耕作方法之先河,是其他农业耕作法的渊薮,半坡氏族的农作物主要有粟、麻及芥菜或白菜等。杨际平《秦汉农业:精耕细作抑或粗放耕作》(历史研究4)一文认为,秦至东汉中期,我国农业生产仍处于由锄、锸耕向犁耕过渡时期,东汉后期或魏晋南北朝北方中原地区开始进入牛耕时代,南方还要晚一些。《吕氏春秋》、《汜胜之书》等所论的先进耕作制度只是农学家的提倡,远未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