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690468
大小:76.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1-22
《冰心:永远只属于她自己学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冰心:永远只属于她自己学毕业论文有幸全过程参加了冰心文学第2届研讨会,得以全面摸清了整个冰心的基本脉络,从而深深地感觉到:冰心研究涉及了我们整个现当代文学史的知识与制度,涉及了我们文学研究的基本范式以及思考进路问题,涉及了生活经验与审美经验的重新认识问题,涉及了汉语写作开拓我们的现代思维问题……等等。而这一届的冰心研究的学术研讨显然有着明显的转向和转机:一是冰心研究专家王炳根先生提出的非文本研究价值⑴,二是来自日本的诸位女学者提供的一种全新的学调查的介入了冰心研究,假如说前者提供了一种研究范式的新思维,那么后者则提供了一种文学研究的新方法;三是青年才俊王侃先生的解构思维进入了
2、冰心研究,同时提出了一个颇为尖锐却又发人深思的问题:冰心不应该进入现当代文学史,或者换句话说,冰心的文学成就远不能使她在现当代文学史上享有如此尊荣。实际上,王侃先生的见解并非一时心血来潮,他也并非就像我们惯常所见的挖空心思仅仅为了发表“高论”,而是来自已渐渐式微却又余音袅袅的“重写文学史”的使命终结之前的顽强回声,是个体性觉醒之后的文化思想界仍然面临多重话语遮蔽而出现的重建知识主体的困难的曲折回响,比如就有刘再复先生等人对“重写文学史”的不满,并发问:过去的文学史把张爱玲、沈从文遗忘,重写的文学史就应该把“左联”、“十七年”文学排除出去吗?等等。在我看来,这显然并非表面上一般
3、认为的对错问题或者是偏左或偏右的问题,关键在于我们总是盲目地相信权威,总是在权威的阴影之下呼唤着一种总体性要求,尤其是在真正缺乏的还是我们自己的逻辑认知的前提下,顺从于某种权力话语,或者某种必然性,就使我们自己的有效话语表达得无比困难。也便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属于王侃先生自己的逻辑认知是应该获得赞赏并当给予坚定的支持的,因为:真正具有原创性的宝贵基因可能便存在于这种属于个人的逻辑认知之中。于是,出于冰心的家庭出身、生活经历、文化修养和所接受的,她对人生的思考就跟她的一样早慧,人生的终极性问题很早就进入了冰心的艺术和思想,比如人生就是“虚空”(《超人》),比如宇宙就是“盲触”(《
4、悟》)。尽管有论者王欣先生指出:这些所谓问题小说,不过是中学生作文——记叙文,而已⑵;也尽管有论者梁锡华指出:“冰心宗教信仰的驳杂:他们出身中上的书香之家,在中国文化传统中长大。他们甩不开沉重的儒释道包袱,而又接受多方的新知,以致本身的宗教信仰,显得驳杂支离”⑶。他们说的都对。但我更关心的是:经过了近一个百年,我们经历了种种跟文化有关的清算和洗礼(包括新文化运动、普罗文学、文学革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等等),我们的个人心性却几无多少改变,我们的文化结构乃至语言结构几乎雷打不动,因此:经过了一个百年,从上到下由左至右全面回归传统价值,几乎就是一夜之间的事情。知识分子的苦闷困惑
5、彷徨无计与一个百年前几无多大区别,几乎所有的人生问题就跟当年冰心们所面对的毫无二致,于是终极价值、终极关怀以及种种人生终极性问题等等一度甚嚣尘上,仿佛我们一旦具备有终极意义就真的能够获得人生拯救似的。实际上,所谓终极性意义却未必有着惟一性:所谓上帝的终极,仍然还有道家的终极,以及佛家的终极,即便是原教旨,谈的仍然是终极性的事情。一如茅盾先生在《冰心论》中所云:“一个人的思想被她的生活经验所决定,外来的思想没有‘适宜的土壤’不会发芽。”⑷在我们这块土地上,最缺的是什么?最缺的就是虚无精神:上帝即虚无。“决不允许制造偶像”,它却又无处不在。存在也即虚无——在谈论生存问题的时候,海
6、德格尔说过大意如此的话:筹划中的此在虽然也把将来看作先于当下,但将来的大限是死亡,此乃向死而在。因而此在的此时性便获得了存在的绝对意义,也就是突出了此在作为非确定的可能性本身,就是瞬间生成着的,即是领悟着去蔽着筹划着的创造个体。所以它是用终有一死的将来抗拒敞开过去的绵延与遮蔽,为的是实现此在当下瞬时的生命活力使人成为一个自主自决的真实存在,而不是将来即过去亦即传统理性决定的摹本和影子:沉沦……“道”本来也应该是虚无,我们的先人却又把它彻底地“沉沦”化了,因为终于把它跟“天”挂在了一起,跟“气”连接在了一起:所谓天道,所谓形而上者谓之气,云云。这样一来,一方面直接导致知识不是指
7、向虚无,而是指向无用,然后必然走向它的反面:实用;另一方面,知识直接跟天命天道形成必然的联系,回过头来直接对具体的个人自由(比如思考的自由和选择的自由等等)进行种种限制和管制。尽管作为具体的个人,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总是随时随地地要面临自身的“界限状况”(死亡、苦难、斗争和罪过等),面对孤独的自我,那么人生的困惑便而然地接踵而来:人与人的交流中断之后,建立人与神的交流。西方人面对虚无时即便是感到知识论的不可依托,也仍然要面对上帝的真,一种精神层面上的“怕”,一种个体精神裂伤意义上的“爱”,一种无辜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