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之《红楼梦》

名著导读之《红楼梦》

ID:25684653

大小:3.98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8-11-22

名著导读之《红楼梦》_第1页
名著导读之《红楼梦》_第2页
名著导读之《红楼梦》_第3页
名著导读之《红楼梦》_第4页
名著导读之《红楼梦》_第5页
资源描述:

《名著导读之《红楼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主要内容《红楼梦》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它以主人公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真实再现了贾府中以及与贾府有关的不同身份不同遭遇的人物的悲剧性命运,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罪恶,提示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封建贵族阶级必然倒台的历史规律。贾府是作者着力描写的封建大家族典型,宁荣二府由盛而衰反映了封建贵族阶级倒台的迹象。2《红楼梦》的巨大影响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清·《竹枝词》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鲁迅3《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帝四十九年),它的原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

2、鉴》、《金陵十二钗》等,作者曹雪芹。后四十回一般认为为高鹗《红楼梦》所续。高鹗(约1738-约1815),字兰墅,别署“红楼外史”。汉军镶黄旗人。乾隆六十年(1795年)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4曹雪芹(1715?──1764?)名霑(zhān),字梦阮,号雪芹,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祖先是汉人,很早就入了旗籍,成了皇家的“包衣”奴才,后有晋升为亲信官僚。从他曾祖曹玺xi开始,祖父曹寅yin,伯父曹颙yóng、父亲曹頫fǔ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的官职,相袭做了六十年江宁织造。曹玺的妻子曾做过康熙的乳母,曹寅做过康熙的侍读,并两个女儿都入选为王妃。康熙六次南巡,就有四次住在江宁织造

3、署。因此,康熙时代,曹家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5雍正五年(1727)曹雪芹十三岁,他的父亲获罪革职,全部家产被查抄,全家由南京迁到北京,他的青壮年是在家境由盛而衰的过程中度过的。四十岁后,他进入了凄苦的晚年。他家迁到北京西郊,生活日渐贫困,竟然到了食粥赊酒、围毡御寒、卖画谋生的境地。大约在一七六四年除夕,因贫病无医,加上爱子夭折,过度伤痛,而离开了人间。6曹雪芹的一生经历了曹家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晚年穷愁潦倒,卖画度日,生活于贫困之中。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曹雪芹深刻地思考自己的经历,对社会上种种黑暗产生了不满,这就为创作《红楼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曹雪芹创作《红楼梦》

4、“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哭成此书”“书未成,芹为泪尽而绝”;真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前八十回在曹雪芹去世前十年左右就已经传抄于世。7《红楼梦》第1—5回的情节梗概《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8第1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第1回是开篇。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恋爱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9这一回主要讲了三件事:一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来历。宝玉是石头下凡。这块石头因“无材补天”被女娲抛弃在青埂峰下,又四处

5、游荡,到警幻仙子处做了神瑛侍者,遇见一株绛珠仙草,日日为她灌溉甘露,后来又被一僧一道携了投胎下凡做人,他就是贾宝玉。那株绛珠仙草也跟了石头下凡,她就是林黛玉。二是有个叫甄士隐的知识男士,有三岁的女孩英莲,视若掌上明珠。士隐有一天做白日梦,梦里看见一僧一道携着一块美玉去投胎。士隐看那美玉上有“通灵宝玉”四字。醒来后就忘了此梦。不久,士隐的女儿失踪;家又遭火灾。因此悲观厌世而出家。三是穷知识分子贾雨村,常在甄家串门,被甄家丫头娇杏爱上。由于甄士隐的资助,贾雨村中举而做官。10女娲补天在“女娲补天”的故事中,作者特意描写了一块“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顽石。这便是随贾宝玉一起降生,又

6、为贾宝玉随身佩戴的“通灵宝玉”。它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作用:一方面暗示他无“补天”之材,是个不符合封建社会要求的“蠢物”;另一方面也暗示他与封建主义相对立的思想性格,具有像从天而降的顽石一样的“顽劣”性,难以为世俗所改变。11题石头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12青埂峰顽石偈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译文】我没有能力去修补苍天,白白地到人间这么些年;记下我下凡前后的经历,请谁抄去当作奇文流传13木石前盟《木石前盟》主要交代了这块“无材补天”的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说明这顽石在投胎入世之前,曾变为神瑛侍者以甘露灌

7、溉了一棵“绛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岁月,后来遂脱去草木之态,幻化人形,修成女体。在这顽石下世之时,她为酬报灌溉之德,也要同去走一遭,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这绛珠仙草便是林黛玉的前身。正因为有这段姻缘,在林黛玉初见宝玉时才有“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的感觉;贾宝玉也觉得“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至于“还泪”之说,正与节选部分“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相照应。14回目“甄士隐梦幻识通灵”,是说甄士隐在一次做梦时看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