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走出中学历史课堂管理工作的误区

论走出中学历史课堂管理工作的误区

ID:25673897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2

论走出中学历史课堂管理工作的误区_第1页
论走出中学历史课堂管理工作的误区_第2页
论走出中学历史课堂管理工作的误区_第3页
论走出中学历史课堂管理工作的误区_第4页
论走出中学历史课堂管理工作的误区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走出中学历史课堂管理工作的误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走出中学历史课堂管理工作的误区..毕业初中历史课本第一册(人教版)第20课《昌盛的秦汉文化》(121页),对我国西汉哲学家董仲舒有一段文字评述。原文是:“西汉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为神化封建皇帝,麻痹人民,也宣扬迷信思想,他说,天和人之间是息息相关的:皇帝行德政,天就用风调雨顺来赞美他;皇帝无道,天就降灾害来警告他。”这段评述,作为向初中学生介绍一位古代很有影响的哲学家,似嫌片面。上述从董氏原着译述的那段话,就是董氏所创立的“天人感应”学说,这种学说,..毕业固然神化了封建皇帝,但在皇权至上、不受任何约束的当时,“天人感应”说给皇权施加一种天的监督作用,对人民是有利的。因此,对董仲舒

2、的思想理论应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进行评论,不能以现代的眼光苛求古人。(一)董氏思想理论的时代背景西汉王朝建立以后,经过长期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增长较快,国力日见强盛,武帝刘彻穷兵黩武,连续对匈奴,西域发动战争,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很大;同时贵族、地主大量兼并土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许多农民论为流民,社会矛盾日见尖锐。原楚、齐、燕、赵等地出现农民暴动,反抗豪门地主的剥削压迫,而汉武帝仍然连年用兵,挥霍无度,加剧了西汉初期的社会矛盾。董仲舒《天人三策》的提出,旨在解决汉初的社会矛盾,为汉王朝谋求一条长治久安的道路。(二)董氏关于天的概念(1)神之天他说:“天者,百神之君也。”(《春

3、秋繁露·效义》,以下只注篇名)。这里所说的天,实际上是神,并且是世上众神的首领,但世界上并不存在这样一种天,纯属唯心主义的观点。又说:“父者子之天也,天者父之天也,无父而生,未之有也。”(《顺命》)提出天的重要性,这和殷周时期人们对天的理解与崇敬一样,实际上是继承了过去的天命观,但这些并不是他的主要思想。他说:“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顺命》)又说:“天覆育万物,既化而生之,有养而成之。”(《王道通三》)这和前面“天者,百神之君也,”有所不同,指出世上万物靠天才能生存,在概念上具有一定的物质成分。他说:“天高其位,而下其施;藏其形,而见其施。高其位,所以为尊也,下其光,所

4、以为仁也;藏其形,所以为神,见其光,所以为明……天之行也。”(《离合根》)这里所说的天,成为一种实体,他认为,确实存在这样一种天,它高高在上,但又能化生万物;它隐藏起它的形状,但又能现出光明,这说明天是客观的存在,在认识上有所进步。但又说:“藏其形,所以为神。”又陷入了神秘主义,这是时代的局限性。(2)自然之天这是指作为宇宙总称的天及其运行规律。他说:“天有十端,十端而止已。天为一端,地为一端,阴为一端,阳为一端,金为一端,木为一端,水为一端,火为一端,土为一端,人为一端,凡十端而毕,天之数也。”(《官制象天》)又说:“天、地、阴、阳、木、火、土、金、水九与人而十者,天之数毕也。”(

5、《天地阴阳》)又说:“天地者,万物之本,……广大无极。”(《观德》)董氏的所谓“天十端”,是组成宇宙万物的十个基本要素,包括天地、五行、阴阳、人这十个基本要素。这里的天是自然之天。天和地包涵世间万物,是万物存在的根源,并认为人是组成十端之一,强调了人的存在和作用,这比殷周时代人们一味靠天,天主宰一切的思想有了进一步认识,并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三)董氏对灾异谴告说的论述灾异谴告是董仲舒“天人感应”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上汉武帝《天人三策》中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观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汉书

6、·董仲舒传》)不难看出,董仲舒的这段话,旨在利用“天人感应”的学说,约束人君至高无尚的权力,使之行仁政,不敢“失道”。这里还须指出,董氏的天人感应说首重人事,人事是天作出反应的前提,天根据人事的好坏才作出相应的反应。这与殷周时期一味迷信“天命”,统治者假借“天命”来奴役入民相比,是有进步意义的。董氏还说:“天地之物,有不常之变者谓之异,小者谓之灾,灾常先至而异乃随之。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谴之而不知,乃畏之以威……。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必仁且知》)。这段话的落脚点是“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但谁能造成“国家之失”呢?在当时只有人君,从而告诫人君要勤政爱民,不

7、要滥用权力,才能使危害国家的灾异不会出现。董仲舒还接着说:“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异以谴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警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以此见天意之仁不欲陷也。”(《必仁且知》)这些言论虽然是臆造,没有事实根据,属于“宣传迷信思想”,但在当时,他的出发点是假借天意以限制君权,督促人君好好治理国家。不要恣意妄为。这样的言论,从实质上说,对人民对社会是有利的。他说:“谨按灾异以见天意,天意有欲也,有不欲也。所欲所不欲者,人内以自省,宜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