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农林院校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地方农林院校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ID:25631601

大小:5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1

地方农林院校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_第1页
地方农林院校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_第2页
地方农林院校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_第3页
地方农林院校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_第4页
地方农林院校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方农林院校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地方农林院校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地方农林院校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地方农林院校有别于综合性大学和理工科大学,数学课程长期被认为是与生物学、农学、林学关系不大的基础学科。课时偏少,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学习数学的目的基本上不是为了研究数学,大部分学生是为了完成学分,少数学生是为了研究生入学考试。各专业设置数学课程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素质,另一方面是为了应用数学。随着教育改革形势的不断发展,地方农林院校大部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强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理论联系实际。但是,由于农林院校的数学

2、教师在科研方面相对较弱,数学教师缺乏在农林方向的科研实践,教学中往往以数学理论知识传授为重点,农林实例涉及较少。教学内容过分强调数学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故在数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学习兴趣不浓。很显然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源在于数学基础课程在课程体系、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没能根据地方农林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现代科技的发展做出及时调整。因此,开展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是地方农林院校解决自身面临的突出问题的需要。  近年来,湖南农业大学以推进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为契机,通过构建一个体系、创新两个模式、搭建

3、三个平台,不断丰富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新内涵,取得了良好成效。  1.构建培养素质、传授知识、强化能力的数学课程体系,促进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协调发展  数学基础课教学肩负服务性和发展性两大基本功能,既要满足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需要,为专业服务;又要使少数文科学生的科学素质得到培养,促进文理融合;还应能促进极少数数学爱好者的个性发展,增强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随着科学的发展,数学与农学、林学和生物学的直接关系越来越紧密。例如,图论、本文由.L.收集整理运筹学、统计学、数学建模越来越多地直接应用在农林学科上,通过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实现农林经济的

4、效益最优,寻求水稻、油菜等的理想株型,建立低成本、高效率、保护土壤生态、减少环境污染的数学模型,这些都要求数学教学不能局限于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前,我校数学基础课课程体系过于刚性,固守数学课程的传统课程体系而缺乏创新,着眼于学科知识的拓展应用、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选修课设置不够合理,远远不能适应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要求。同时又缺少着眼于培养文科学生的科学素质的数学类选修课,致使文科学生自然科学知识贫乏。实验环节也相对薄弱,学生数学应用能力不强,感觉学了不会用,有用的没有学。为此,我们构建了培养素质、传授知识、强

5、化能力的数学课程体系(图1),有数学基础课设置必修课与选修课两个模块。必修课模块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与线性规划、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门课程。选修课分培养素质和强化能力两个层次,培养素质的课程开设有数学文化,面向没开数学必修课的文科类专业学生,培养其科学素质,促进文理融合;强化能力层次设置数学专题[微积分(提高)、线性代数(提高)、概率论(提高)]、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等课程,面向数学兴趣浓厚的同学,促进个性发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构建两个模式,助推课堂教学与教学研讨创新  (1)构建分类分层教学模式,有利

6、于因需施教和因材施教。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地方农林院校逐步向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发展,专业涵盖了农学、林学、工学、文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等学科的绝大部分专业,但又不同于综合性大学,农林专业仍占主导地位,数学类课程虽然是农林院校绝大多数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但不同的专业对数学知识的要求不一样,对学生数学素质的要求呈多元化多层次的趋势。另一方面,对各行业来讲,既需要能较快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并应用于本专业的工程技术型人才;也需要进行深入理论研究、高新技术开发的科学研究型人才,因此社会对人才的数学基础的要求各不相同。再者,由于学生基

7、础知识情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和潜在能力等存在差异,所以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朝着最能发挥自己优势的方向发展,循序渐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构建了分类分层组织教学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学科专业对数学课程的不同要求,必修课按学科专业分类组织教学,把必修课分为A、B、C三类,各专业在教务处指导下选择某一类。根据学生不同,选修课分层组织教学,分为培养素质和强化能力两个层次。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发挥基础课为专业服务的功能,有利于因材施教,使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发挥。  (2)以

8、活动促教研的教学研讨模式,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是本科教学工程建设内容之一,有效的教研活动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有的教学基层组织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