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624579
大小:6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1
《普通话教学中轻音与轻声的困惑.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普通话教学中轻音与轻声的困惑①重庆市云阳县沙沱中学 李长春 (404509) 【内容提要】通过比较《普通话水平测试纲要》中《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词语表》和《现代汉语词典》,发现在轻读与轻声两方面的注音差误凡147处,以致给普通话语音教学、普通话学习提高、口语测试带来诸多障碍和不确定因素。本文拟罗列这些“同词异读”和“异词同读”的现象并从听感效果差异、词义指向不明两方面分析并提出个人看法,试图捕捉语音发展的某些规律,引起学界在深入研究轻音与轻声的同时注意这些混乱现象及干扰因素,并呼吁语音研究、辞书编撰的同一性和权威辅导资料的规范
2、性。【关键词】词重音 轻音 轻声 混乱 规范 普通话有无词重音的争论早已平息,语音实验学的深入研究也已证明不但有而且还深入细分为(以双音节为例)“中·重”“重·次轻”“重·最轻”三种“词的轻重音格式”。后两种格式又分别称为轻读(轻音)和轻声。 轻声是普通话语流中的润滑剂,可轻读词语的轻化处理是普通话水平较高的表现。测试题中双(多)音节词、朗读、说话几项对这两种词语都有指令性规定,并形成高级水平测试中最主要最严格的语感自然度的评价标准,这也是被语音实验学证实为学术界认可和重视的。学术界也普遍肯定“轻音”(或称“轻读”)与“轻声”是两个
3、不同的语音学概念。“轻音”则是“一般轻读,间或重读的字,有时也可以读原调”②,比如“聪明(cōng·míng)”“道理(dào·lǐ)”一般读作“重·次轻”格,读作“中·重”格也可以(但在朗读与说话中必须轻读),因此这样的词也称“两可轻读词”;“轻声”又叫“必读轻声词”,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即在一定的条件下读得又轻又短的调子”。比如“困难(kùn·nan)”“耷拉(dā·la)”只能读作“重·最轻”格。国家语委宋欣桥提出:轻音实际上是次轻音,轻音的原字调仍保留(很多学者表述为“依稀可见”),只是读得轻一些但还没有形成轻声的调值,
4、轻声是失去了原字调值而变为轻声的调值的轻读音节。照此规定,我们来分析《普通话水平测试纲要》③(以下简称PSC)词语表和《现代汉语词典》④(以下简称XHC)正文的注音,就会发现很多不同,甚至音高音长的听感效果和语意指向的巨大差异:一、PSC标注轻读而XHC标注轻声的词语,(共102个)为方便读者查阅核对,全部按照PSC词语表出现的先后顺序摘列:表一部分(50个)报酬差不多长处底下懂得对不起多少费用好处后边后面记得价钱讲究觉得来不及老人家里边了不起逻辑棉花哪里那里前边前面情形任务上边上面舍不得身份使得势力书记说法态度外边外面味道下边下面
5、显得晓得心里夜里已经用处右边早晨左边表二部分(52个)把手摆布北边吃不消尺寸抽屉打交道大不了东边短处分寸扶手服侍告示格式工钱公家恭维害处行家和气黄瓜祸害禁不住看不起考究靠不住宽敞冷不防冷清了不得露水卖弄玫瑰门面免得牡丹南边难处挪动篇幅泼辣俏皮亲事洒脱生日尸首喜鹊薪水义气益处证人 同为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权威工具书,仅此一项出现上百个差误,且在PSC只摘取17055个高频常用词中出现,令人吃惊的同时更带来普通话学习的困惑。以下以XHC为标准参照系仅针对听感效果对两种读法进行对比分析。1.1原字调为阴平而处于“最轻”位的字:如
6、果前一音节属上声(讲究、里边、已经、左边、北边、考究、冷清、牡丹、洒脱)两种读法的区别很小。按XHC则为21-44(也有认为是21-34)的音高音长效果;按PSC则为21-55。音长的区别又明显于音高的区别。如果前一音节属非上声(东边、公家)(棉花、前边、行家、黄瓜、玫瑰、南边)(上边、下边、右边)它们的区别就很明显。按XHC分别为55-21、35-31、51-11,而PSC分别为55-55、35-55、51-55⑤[105]。两种“轻”位的音长音高效果都有明显改变,一降调特征,一高平特征。(以下简略描述)1.2原字调为阳平而处于“
7、最轻”位的字:如果前一音节属上声(懂得、老人家、使得、显得、晓得、早晨、免得)则由XHC的44次高平短调型变作PSC的35原调读法。区别比较明显。如果前一音节属非上声(工钱、恭维、篇幅)(觉得、逻辑、情形)(报酬、记得、价钱、俏皮、证人)则XHC读法为降调特征,PSC读法为升调特征。区别相当明显。1.3原字调为上声而处于“最轻”位的字:(多少、说法、心里、薪水、尸首)(扶手)(哪里、把手)(那里、夜里、露水)一般来说,听感上的区别主要表现为音长长短和尾音的响亮度,较低层水平听来甚至没有差异(都像21)。但对于发声主体的内部感受却不然
8、,因为上声处在末尾的时候要求“读完”,声带表现为由最松弛到较紧张(214或213),虽然不一定让人听见。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哪里”“把手”属于“甲式”变调,如果是“乙式”变调如“小子(xiǎo·zi)”“法子(fǎ·zi)”则另当别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