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局小麦项目申报材料

科技局小麦项目申报材料

ID:25601199

大小:73.7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1

科技局小麦项目申报材料_第1页
科技局小麦项目申报材料_第2页
科技局小麦项目申报材料_第3页
科技局小麦项目申报材料_第4页
科技局小麦项目申报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技局小麦项目申报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项目简介(一)目标产品概述本项目拟产业化的小麦新品种小麦新品种,是某公司历时13年创新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突破性小麦新品种,目前已获得山东、河南、安徽三省审(认)定,并被山东、安徽两省列为主推新品种。2011年5月获得农业部颁发的植物新品种权证书,2011年12月经山东省科技厅鉴定,该品种成果具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小麦新品种各项品质指标达到国家强筋优质小麦标准。经小麦专家组实打验收,亩产达到753.75公斤的高产纪录。该品种平均亩产600公斤

2、以上,比目前推广的优质麦品种平均每亩增产100公斤以上。该品种广泛适应我国整个北方冬小麦种植区。实施本项目对提高我国小麦主产区的小麦生产水平、优化小麦种植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大意义。(二)现有技术基础1、核心技术来源该项目技术由项目单位自主研发,拥有完全知识产权。2、主要突破和创新点以“掖选一号”为母本,在13年的选育过程中,实现了小叶型的开发创新,叶片层次结构的创新,丰产性、稳定性的改良,合理叶片夹角的创新,以及品质改良五个重要突破。品种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培育出10我国高产小麦中最优

3、质的品种;二是,培育出我国优质小麦中最高产的品种;三是,生态环保,并具有突出的抗病能力。3、知识产权在小麦新品种开发选育过程中获发明专利一项,专利名称为《一种小叶型优质超高产小麦的育种方法》,专利号为:ZL200610098973.9。2011年5月获得农业部颁发的植物新品种权证书,2011年12月经山东省科技厅鉴定,该品种成果具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三)项目实施主要内容1、项目所处阶段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已建成穗行圃10亩、原种田1500亩、良种田4万亩;部分土建完工,购置种子检验、加工仪器设备

4、16台套。2、下步研发目标一是,研究组装配套应用先进的小麦种子加工设备和技术,实现种子加工技术的突破,使种子净度达到99.6%以上。二是,研究应用国际先进的种子引发技术,使种子发芽率达到97%以上。三是,研究应用种子培育及生产过程中的“一圃三级”种子生产技术和适时去杂技术,提高种子生产效率及质量,确保种子纯度达到99.5%以上。最终确保大规模商品种达到精密播种标准。3、下步产业化目标10建设标准化繁育基地40万亩,年推广商品种子2亿公斤,产业化面积达到2000万亩,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40亿元以上。4、

5、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计划总投资7200万元,现已完成2100万元,还需新增投资5100万元,其中:项目单位自筹2600万元,申请省自主创新专项资金2000万元,烟台市科技局配套300万元,莱州市政府配套200万元。(四)单位概况1、公司财务状况2、创新实力和研发投入3、主营业务与行业地位公司主营业务为小麦品种研发、生产、销售、推广。在小麦品种研发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4、主要荣誉及银行资信等级公司是国家科委重点推广项目技术依托单位、山东省农业厅“种子经营规范单位”、中国种子十佳名优品牌。曾获首届农业

6、博览会金奖、国家科委发明四等奖、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银行资信等级为AA+。5、团队情况二、项目详细内容1、项目意义与必要性10近几年来,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由于广泛应用生物育种、分子标记育种等先进的育种技术,提高了小麦育种的速度和质量,加速了小麦品种的更新换代,同时优良小麦新品种大规模产业化推广应用,使小麦平均单产达到了每亩560公斤左右,其中优质专用小麦所占比例大幅上升。目前,我国在小麦育种的一些领域如小麦远缘杂交、组织培养、太谷核不育利用和产量潜力改良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绩。但总体来说,小麦育

7、种仍以传统育种方法为主,育种技术、育种速度相对落后,总体品种优良水平与美、法等国存有较大差距。(1)现有品种品系和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不清,除农艺性状外,对抗病性、品质状况缺乏深入了解,这既影响了遗传改良的进展,又增大了品种推广利用的风险。(2)品种品质水平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主要表现在高产小麦不优质,优质小麦不高产。(3)品种抗病性脆弱的状况没有明显改变,条锈、白粉、赤霉尚未完全控制,根腐、全蚀、纹枯等又呈上升趋势。育种中过分强调高抗免疫,忽视了持久抗性的开发和应用,抗病育种处于盲目和被动应付的状态。

8、(4)高效育种尚未真正实施。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已讲了多年,但在实际育种中重视不够,国外的水旱交替、不同肥力交替和在免耕少耕下的育种体系已经建立并广泛应用。(5)新技术应用慢。计算机技术在田间设计、记载本的制作和区域试验中没有充分应用,分子标记等尚未进入实用阶段。10与发达国家育种技术水平的差距,加之对已有新品种产业化推广应用的能力较弱,综合表现为我国小麦产量、品质和抗性等方面的差距。目前世界上小麦育种最先进的美国、法国的小麦亩产约560公斤,其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