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精神疾病与刑事责任的关系

论精神疾病与刑事责任的关系

ID:25596715

大小:7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1

论精神疾病与刑事责任的关系_第1页
论精神疾病与刑事责任的关系_第2页
论精神疾病与刑事责任的关系_第3页
论精神疾病与刑事责任的关系_第4页
论精神疾病与刑事责任的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精神疾病与刑事责任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精神疾病与刑事责任的关系-->摘要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是现代刑法判断行为人责任能力的基本条件,也是精神病人是否要承担刑事责任的判断依据。与其他生理性疾病相对而言,精神疾病的诊断难以把可数量化的客观指标作为依据,更多地依赖于临床表现的观察和分析。然而,各种精神疾病的表现可谓纷繁复杂,这不仅给精神疾病的诊断也给责任能力的判定带来了困难。限于当前精神医学的水平,在精神疾病与刑事责任之间建立相互联系的最佳途径就是对精神症状的分析和考察。首先,分析哪些异常的精神表现是属于“无法辨认”、“无法控制”、或“不能完全辨认”、“不能完全控制”,这样就能够在责任能力和精神症状之间建立起相关联系

2、;其次,与责任能力相关的精神症状由哪些疾病导致的,也就是说哪些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无法辨认”、“无法控制”或“不能完全辨认”、“不能完全控制”的精神症状,从而失去了责任能力。通过对精神症状的分析研究,揭示出精神疾病和责任能力之间的相互联系。本文按照这一思路,以“辨认能力”、“控制能力”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以精神症状作为研究的客观基础,分析了各种精神疾病与责任能力的相关性,从精神病理学的角度为刑事责任能力的主观要素的判断提供切实可供参考的标准和操作手段。精神疾病与刑事责任相互关系研究前言刑事责任是刑法理论中特别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从基本性质上说,刑事责任既是一个法律学的命题,

3、又是一个社会学的范畴,更是一个涉及心理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等广泛领域的边缘性、综合性研究课题。在精神疾病’科学的范围内,人的责任能力则同精神症状,如感知障碍、思维障碍及意志障碍等广泛的临床表现保持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众所周知,刑法之所以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关键的理由就在于相应的行为构成了刑法意义上的犯罪,而该犯罪则充分体现了行为人违背、辜负刑法对其行为加以制约、规范的本来意图。换句话说,行为人通过自己的行为将主观恶性与现实危害相互连接的基本事实,构成了事责任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基础。一般而言,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是犯罪行为及其造成的社会危害,而任何一种行为被刑事立法规定为犯罪,

4、都或多或少地包含着一定的政策目的和社会伦理的要求。从这层意义上说,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是充确定的、不容变更的法律命题。但是,刑事责任又是一种行为遭受否定评价之后,体现行为人主观恶性的重要法律途径,相对于客观基础,刑事责任的特征更加集中地体现在行为的罪过形式和行为人承担责任的能力之中。也就是基于这一基本的认识,当代刑法理论普遍认为,人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意志能力和意志属性,特别是于认识的意志控制行为的能力,是判断刑事责任是否存在,以及刑事责任大小的重要依据。但是,人的认识能力和意志能力及其相互之间的一致性,除受社会环境、文化特征和教育水平的制约之外,还受到了其自身心理、生理或

5、病理状态的影响与作用。当代医学研究证实,大量实际存在的人的疾病因素,不仅可能明显影响人的认识能力与认识水平,还有可能改变甚至消除人的认识能力.-->p;二、社会责任论14三、心理责任论14-15四、规范责任论15-16五、人格责任论16-17第二节刑事责任能力17-20一、年龄与刑事责任18-19(一)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18(二)刑事责任年龄的起点18-19二、聋哑人和盲人与刑事责任19-20三、精神病人与刑事责任20第三节刑事责任能力的标准20-24一、医学—生物学标准20-22二、心理学—法学标准22-23三、医学—法学标准23-24第四节刑事责任能力的法律标准24-3

6、4一、辨认能力25-28二、控制能力28-29三、各国责任能力的法定标准比较29-31(一)单一制29-30(二)择一制30-31四、英美法国家刑事责任能力的判断标准31-34第五节刑事责任能力的分级34-37一、二分制35二、三分制35-37第二章行为能力、精神症状与刑事责任37-73第一节行为能力概说37-47一、认识与认识能力38-43(一)故意犯罪中的认识38-39(二)过失犯罪中的认识39-40(三)认识活动的生理学和心理学基础40-43二、意志、控制能力43-47(一)故意犯罪中的意志和心理决断43-44(二)过失中的意志44-45(三)意志活动的生理学和心理学

7、基础45-47第二节精神症状47-71一、认知障碍48-57(一)感觉障碍48(二)知觉障碍48-50(三)记忆障碍50-51(四)思维障碍51-55(五)注意障碍55-56(六)智能障碍56-57二、情绪障碍57-60(一)情感性质的障碍58-59-->R>(二)情感波动性障碍59(三)情感协调性障碍59-60三、意志行为障碍60-67(一)意志障碍61-64(二)本能行为异常64-65(三)动作行为障碍65-67四、意识障碍67-69(一)对周围环境的意识障碍67-68(二)自我意识障碍68-69五、人格障碍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