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经济问题的比较思考

关于中国经济问题的比较思考

ID:25589073

大小:71.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1-21

关于中国经济问题的比较思考_第1页
关于中国经济问题的比较思考_第2页
关于中国经济问题的比较思考_第3页
关于中国经济问题的比较思考_第4页
关于中国经济问题的比较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中国经济问题的比较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中国经济问题的比较思考关于中国经济问题的比较思考  中共十八大以后,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经济遇到了新问题,我们要用新思路来对待这些问题,不能再用旧思路、老眼光对待新问题与新政策。笔者将结合十八大会议与中央经济会议的精神来谈谈对于中国宏观经济未来运行的若干问题。  一、关于战略机遇期的思考  关于战略机遇期的思考主要是对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国际形势的判断与重新审定。政策的制定取决于对形势的判断。党的十六大指出,我们处在一个战略机遇期,这个提法在十八大得到了继承,也就是说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

2、没有变。但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国际环境方面的内涵和条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面临的机遇不再是简单地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经济,而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  (一)新形势倒逼国内改革  过去所谓的战略机遇期,即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从一个封闭状态进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目前我们的出口比重非常高,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家。过去加快投资主要是阿引进国外投资,几十年来改革开放战略沿着这样一条路在走,现在判断不再是有很多原因。从表面上看是不太可能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显然

3、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从一个封闭体系进入一个全球分工体系,当时的分工体系是由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主导的分工体系,进入这个分工体系后,我们用自己的优势很快找到了位置,并形成了中国制造,在世界上有了立足之地。为了中国制造,很自然就是扩大出口,同时也要引进外资,加快国内投资。应当说,这种战略安排使中国获得了较大的成功,从原来世界上一个微不足道的国家成为第二大经济体,成为国际事务如果没有中国参与就没有有效结论的国家。  我们现在不再是前文所述的那种战略转型期,而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主动地以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身份引领国际分工体系的重新塑造。我们越来越认

4、识到,当日益深化到国际分工体系当中想发挥更大作用,特别是想发挥主导作用时,国内体系不完善成为这个进程中的障碍。以金融体系中希望人民币发挥较大作用为例。美、欧、日参与国际分工体系,不仅能从实体经济的交易中获益,还可以从货币的国际使用中获益。阻碍人民币国际化固然有其他因素,但最主要因素是人民币是否能够提供一些工具性的职能,从而具有被一些机构、市场与自然人持有的价值。美元是国际货币,2/3在境外,而这其中更大的一部分在中国。持有美元实质上是持有以美元定值的各种金融工具。因为这些金融工具具备很强的流动性,所以有足够的深度与弹性,想持有就持有,不想

5、持有就卖掉,原持有者只遭受很小的损失甚至不损失,进行交易,获得本金。因而具有非常大的市场。  金融危机不断深化,投资美国仍成为避险共识,足可体现美国金融市场的信用度。在政局稳定的前提下,债务工具的流动性决定货币的国际性。美元国际化的重要前提就是国内强有力的、美元定值的金融工具手段,覆盖了短债、长债、政府债、私人债、股票及其他一些衍生品。美元衍生品市场品种繁多,无论是投资还是避险需求,均可找到对应产品以及产品对应的操作市场和专业人才。如果要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就必须拥有一个像美国那样发达的金融市场。换句话说,这倒逼我们进行改革。当然,由

6、于外需不可依赖,扩大内需也非常必要。中国最大的优势是市场优势,市场就是人口加收入,以市场换技术,用空间换时间。  关于战略机遇期的含义,我们要迅速地提高到上述的认识高度。现在的任务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一些市场就会自动打开,别国也会自动跟随。认清当前的形势,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能获得这样的战略机遇期。  (二)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  十八大关于对外开放以及国际战略有了新表述: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过去的说法是实行对外开放战略,坚定不移地对外开放

7、,这是一种政策的实行,基本上是在一个自我支撑的体系中有一部分是对外开放。现在要建立的是开放型经济体系完全开放,所有的工作与经济安排是要以我们是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开放国家这样一个基本的判断为基础而做出。同时,要统畴双边、多边、区域与次区域开放合作,提高抵御国际风险的能力。过去只提开放型战略而不是建设成一个开放型国家,在此层面,国家对外经济关系基本上是双边的或者说以双边为主,不适应多边谈判以及在多边的环境下想问题。以前美国充当了世界警察的角色,在国际关系中有一票否决权,而随着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发生变化后,双边问题虽然继续存在,但中国在南海与

8、钓鱼岛问题上的态度比较强硬。  (三)重新认识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  2012年12月5日十八大以后,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外国专家时,全面阐述了一些对国际关系与战略的看法。我们的事业是与世界各国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