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报告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报告

ID:25568413

大小:95.5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1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报告_第1页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报告_第2页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报告_第3页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报告_第4页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报告——实现“有意义的学习”是教学的终极目标中山实验吴玥纹一、著作基本信息作者:布鲁姆(1956年主编),恩格尔哈特、福斯特、希尔、克拉斯沃尔等参与修定版编著:洛林.安德森等(关于书籍,本书是修订版的布鲁姆目标分类学,至于具体年份,书中并没有提供准确的信息,只是谈到在1956年之后的40多年里由于种种原因,觉得需要修订,因此编著此书,以便融入新思考,并鼓励大家应用此书指导教学,再来评断编者的修订工作)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年份:2009年11月第1版,2015年9月第9次印刷二、著作简介著作背景:《教育目标分类学》面世以来,已被翻译成20多种文

2、字,在世界各地销售,为测验设计和课程开发提供了基本的依据。基于此学说中的许多观点在当今教育者处理问责项目,基于标准的课程以及真实性测评的设计和实施等许多问题中,都能提供有价值的指导。与此同时,时代在发展,教育需要与时俱进,有必要把新知识和新思考融入这一分类体系。基于以上考虑对旧版《分类学》进行修订。核心观点:关于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的核心观点,以前我也在北京师范大学的高端培训班学过相关的课程,当时说实话也并没有完全的理解,在学习的同时也查阅了网上的相关资料,大概的理解就是“把教育的目标进行分类”,与我们的实际相联系我们教学的三维目标就是源于此。本次有这个机会,真正拥有一本类似于关于教

3、育学中圣经般的书籍,机会难得,于是我翻阅了此书,并对于一些感兴趣的章节进行重点的阅读。于是我认为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的核心观点,就是两个表格!!即教育目标的两个维度——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不知道我想的是否全面正确。于是我在原有书籍的基础上编辑了一个汇总表格,如下:知识维度认知过程维度1记忆回忆2理解3应用4分析5评价6创造识别回忆解释举例分类总结推断比较说明执行实施区别组织归因检查评论产生计划生成A事实性知识术语知识要素知识B概念性知识分类知识原理知识理论知识C程序性知识技能知识方法知识准则知识D元认知知识策略知识认知知识自我知识我体会本书的核心观点可以通过这个表格直观的反应出来

4、,当然本书还涉及到关于分类表的使用,关于目标的结构、具体性及相关的问题,还通过许多教育实例展示应用,最后提出了许多相异分类框架和优待解决的问题。全方位介绍了关于布鲁姆分类学的有关问题。一、“有意义的学习”——读书心得(一)分类的困惑说实话,当我拿到这本书,才翻开第一页,我的脑袋就很大,可以想象这是一本纯理论的专著,虽然里面有些教学实例,也不能够刺激我产生读者本书足够的兴趣。布鲁姆目标分类学之前在教员活动教研员进行了介绍,上北师大学习的时候,中山区专门为我们挑选了《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的课程,当时没有书,只是听教授单方面的介绍,教授讲的很认真,也采取了很多教育方法和手段,我们学员进行了

5、互动学习和活动,但是我仍然并不是非常清楚他的观点和应用。这次有机会拿到这本书得感谢培训部的要求,让我体会到了没有压力没有动力,把所有的压力变成动力才能成长与进步。但是这种纯学术的专著对于我来说真的很难,告别了校园,真的很难重新专注于这种纯学术的理论。我们更多的是实战型,应用型,经验型,实践性,即时性,实用性的书籍,因为能够很直接的作用于我们的教育教学,这些书籍通常直接告诉我应该怎样做,大概的有效流程是什么,照着做就行,无需做建构性的思考,改变教学行为也有速成的特点。思考:因此最初是抵触的,我的困惑作者开篇中就提出来了,以为中学教师的感叹:标准实在太多了,六年级英语课就有85条标准,

6、六年级数学课有100条标准,而且这些标准都写得含糊不清。……我问自己,这些东西怎么有可能会帮助我教的更好,我的学生学的更好呢?最初这就是我的想法。当教师面对大量的他们认为含义模糊不清的目标时,该怎么办呢?因此所有教育都在强调要教师重视三维目标,对于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大连地方从市级教育部门组织教研人员进行了课程标准的细致解读,下发了课程实施细则,便于基层教师指导教学,这都是非常有效的措施。既避免了教师在研究晦涩的理论知识而耗费时间和经历,与此同时从学科角度出发,由权威的教研人员组织编写,更有针对性的解读目标,更有效,更有针对性。作为名师培养对象和中层管理人员,必须了解《布鲁姆目标分

7、类学》,这是学科课程,学科教学的顶层设计,应该有这个高端建构的高度。如果利用目标分类学将此理论进行分类的话,不一定准确,我想应该把《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的知识维度归为概念知识中的理论知识,那么我看完书之后理想目标是应用,但是指望我在短短十几天时间里达到应用,对我来说很难,不过我想所有读完书的人最起码可以记住文中的核心观点和目标分类表,再进一步可以将学科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分类。(二)分类表的使用文中一再强调理解和使用分类法会对我们的教学有怎样的帮助呢?提出了四个基本问题: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