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560879
大小:6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1
《家长会发言稿:如何与孩子相处 让孩子信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家长会发言稿:如何与孩子相处让孩子信服家长会发言稿:如何与孩子相处让孩子信服和孩子相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完全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但只要我们先审视自己,内观我们自己,从自身找原因,有所改变并付诸行动,付出而不求回报不问结果,奇迹就会发生!因为只一个中午的时间,我把自己一些不是很成熟的心得体会整理分享给大家,不妥之处敬请朋友们原谅和修正。您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参照取舍,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我们更好地与孩子相处,和孩子一起成长!(成长是每个年龄段的人都要面对的)一、理念:孝顺的孩子错不了这是我们教育孩
2、子的根本,是家长朋友应抱有的最最根本的理念,是其他后面理念的前提,一个家庭的根基,就像大树的根部一样,如果我们的根部出了问题,这棵树就不可能枝繁叶茂,更不会结出甜美的果实。对于我们每个家庭,老人就是我们的根,我们是枝干,孩子是花和果,我们应将养分施与根部,而不是花和果。具体做法:除平时对老人关爱之外,我和爸爸生日时,给双方老人买东西或专门陪他们吃饭或唠家常。老人每次说的家常事都差不多,但每次都像第一次听到一样,适时配合他们:“当时是这样呀”“你真是不容易呀”“要不是你的坚强和忍耐哪有我们现在的一大家人呀”“你可是咱家的功臣呀”
3、等语言和表情的配合,这样老人有什么心里话就能说出来。请牢牢记住:我们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我们怎样对待老人,孩子就会怎样对待我们。我总认为,孝顺的孩子一定错不了,一个不懂得孝顺的孩子,成绩再好也是无源之水,不懂得孝顺的孩子成绩越好会越看不起父母。话说回来,孝顺的孩子成绩不会差到哪儿,有时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二、理念:在孩子面前,只做父母,不做老师,让孩子自己的路自己走上天给我们的角色就是父母,我们要和老师的角色区分开(家长往往因为阅历的原因,喜欢给孩子当老师),在学校老师该做的工作都做的很充分了,回到家我们就少指点,多交流,这样
4、放下身段,孩子会和我们畅所欲言;在适当的时候向孩子示弱,孩子会更加自信。具体做法:每周认真听孩子说您可以找合适的时间和孩子交流,我是每周五接到孩子时就自然开始了,当孩子说到班级、寝室、老师、同学或自己的事情时,倾听,注意倾听,当听到高兴事时随他高兴,当听到我们认为不很好的事情时,不要惊讶,更不可无端打断说:“你怎么可以这样呀”“你这样做别人会怎么想”等等类似的批评或打断性的评价,这样一方面我们听不到完整的前因后果,更重要的是孩子失去了与你交流的欲望,再问什么也问不出来了,久而久之,孩子和你就没话可说了,因为你只会指点,不会倾听
5、,您可以适当地应和说:“哦,这样呀”“那后来呢”“你当时怎么想的”“你考虑的真周到呀”“你能帮助别人了呀”“你开导他了呀”,这些语言有利于鼓励和激发孩子跟你分享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陪伴并倾听,对于孩子和家长都很重要,它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理解和关爱,让家长看到孩子的成长,体味到孩子对您无条件的信任并品尝到天伦之乐。三、理念:妈妈要适时树立“爸爸”的“形象”这一点是专门分享给各位妈妈们的,也是我们容易忽视的问题。面对不如意,当妈妈的我们经常无意间会发牢骚说:“都怪你爸爸,天天忙忙忙,也不管我们。”这样爸爸的形象就树立不起来了。英
6、国著名文学家哈伯特说过:“一个父亲胜过100个校长”,我国教育专家也有过类似的论断:教育孩子,10个妈妈基本上9个一样,但10个爸爸有10个不同的方式。所以父亲的形象和影响对孩子至关重要。对孩子而言,身边的榜样例子也最直观,看得见摸得着。具体做法:1、适时当着孩子的面肯定和赞扬爸爸。(一般情况下)2、告诉孩子他没看到或他不知道的爸爸的情况。(当孩子误解爸爸时,因为大多数爸爸不善言语解释)当然,爸爸也要适时在孩子面前体谅妈妈,共同做家务,称赞妈妈操持家务的不易。之所以单独说要树立“爸爸”的形象,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般对妈妈都
7、还较理解,比较偏向妈妈,所以需要我们做妈妈的专门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与爸爸的关系,因为树立父亲的形象可以让孩子更开阔大气,看全面。四、理念:给孩子充分的信任,不只是口头上的信任我们对孩子的信任会激发孩子的内动力,让孩子的自信心迸发出来。具体做法:周末若孩子一个人在家时,让他自己安排时间。当孩子安排得好时,予以肯定,肯定时要言之有物。如:“你能集中时间在1个半小时内把语文作业全部搞定,不错呀,你为你自己节省了半个多小时,效率高!”共3页,当前第1页五、理念:不要以分数来区分对待孩子不要让孩子觉得我们只关心分数,作为家长,不要让急功近
8、利只看眼前的社会通病用在孩子身上,还有一些家长因为孩子考得不好,恶言相加,恶棍相向;考得好就承诺孩子买这买那,这样孩子和我们的关系是建立在分数和物质上而非亲情之上,这样的关系不会真正的亲密,这样的相处不会真正的愉悦。具体做法:作为学生,分数不能回避,但要让孩子明白考得好与不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