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557430
大小:64.5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1
《教研组建设经验汇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打造追梦团队绽放生命异彩——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的点滴做法河北省昌黎镇第一中心小学张玉芹昌黎一小创办于1921年,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优良传统,曾一度被誉为昌黎的“宝塔”学校。教学班27个,学生1658人,教师100人。多年来,在全县教育教学中一直起着示范引领作用,教育教学质量始终居全县前茅。“教育高质量,团队高素质”是昌黎一小永远追求的教育梦。为打造这一追梦团队,我们从学科教研组建设入手,努力探索高效教研组建设的有效途径。从2009年开始,我校进行了学科教研组建设的探索,打破了传统的以单年级、单学科为划分标准的教研组别,成立学科教研组。就语文学科而言,划分了低年级
2、语文教研组、中年级语文教研组、高年级语文教研组。学科教研组的确立使教研更有针对性,教师间的交流更广泛,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更突出,最大化实现资源共享。几经风雨,终见彩虹,我校的学科教研组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下面就谈一谈几点粗浅做法:一、精心选拔教研组长,合理组建学科教研组教研组长是教研组建设的设计师,是学科教研教改的引领者。教研组长的选拔至关重要。学校选拔了思想活跃、富有教改意识、敢于创新的中青年教师担任教研组长。加强教研组长培养,明确教研组长的工作职责,切实提高教研组长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管理能力。在工作中,她们更多地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和引领示范作用。他们用自己
3、的专业素养、工作热情和人格魅力,影响、带动着全组教师扎实地工作。如高年级语文教研组长张玉杰老师,她自身有很高的业务素养,在工作中率先垂范,敢于创新,是学校教学改革的前锋。6在她的带动下,高年级语文教研组形成了敢于拼搏、无私奉献、创新进取的工作作风。此外,每个年级的教师在教学经验、创新能力上搭配合理。每个教研组既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又有风华正茂、锐意进取的中青年教师。她们在优势上互补,使教研组的工作更加充满活力和生机。二、采用“团队带教”式的教研活动模式由于教研组教师之间的教学水平存在着差异性,必须促进优秀教学经验、优秀教学资源共享,并通过对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4、集中攻坚,进而普遍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我们采用了“团队带教”式的教研活动模式。(一)聚焦课堂教研模式我们在聚焦课堂教研中,确立了三个步骤:一是集体备课做到在个人准备的基础上,备课组内说课、交流,形成教学设计。二是优化课堂教学上做到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实施教学设计。三是评课反思做到在相互观课的基础上,开展评课议课活动,进行自我反思。聚焦课堂教研模式的益处是:教师更加关注教学全过程,在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成长和人格培养;更加重视备课、上课、评课、反思等教学环节,让教师在“团队带教”氛围中对优化课堂教学的含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互相评价交流的过程中增进教研组内和谐氛围。
5、如高年级语文教研组十位老师齐心协力,致力于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在认真学习抚宁一小、海港区交建里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后,老师们决心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教学的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模式。首先教研组进行研讨,确定单元整体教学的基本课型:单元导读课、单元朗读课、单元精读课、单元略读课、口语交际课、习作指导课、习作讲评课、单元整理课、共读交流课、共写交流课。接着集体备课,设计导学案。十位教师选定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为研究内容,共同钻研教材,对本单元教材内容进行全面了解之后,教研组长给每位老师分配任务,每人准备一节课,尝试运用导学案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接着老师们集体备课,共同
6、设计每一节课的导学案。依据“以生为本,先学后教”的教育理念,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大家展开热烈的研讨,在研讨中,老师们的思维灵动起来,智慧的火花得到碰撞,集思广益之后,设计出了十份切实可行的导学案,这十份导学案的设计体现着十位老师集体的智慧,资源得到共享,教研组的团队凝聚力也更强了。课备好之后,高年级语文教研组开展了“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教研活动,并邀请了学校领导、县教研室的领导参与教研活动。活动中,老师们利用导学案上课,把大部分时间都还6给了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充分交流、积极展示,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效,课堂效果让人欣慰。教研组活动中,老师们针对“生本理念
7、下导学案的使用”展开了热烈的研讨,县教研室领导们针对这一研讨主题和老师们的教学情况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具有我校教学风格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也基本成型。(二)案例研究教研模式我们所说的案例研究教研模式是指观看或学习教育名家的课堂实录,然后教研组组织教师进行研讨。如生本教育课堂实录窦桂梅老师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牛郎织女》;吴正宪《平均数》以及海港区交建里小学的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改革展示课等等,在案例研究过程中,教师各抒己见、交流思想,切磋看法。然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写出教学反思或观后感悟进行交流,在这一过程中,经验和资源实现了真正的共享。同时,我们发现青
8、年教师少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