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构理念下的音乐欣赏

学科建构理念下的音乐欣赏

ID:25549992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1

学科建构理念下的音乐欣赏_第1页
学科建构理念下的音乐欣赏_第2页
学科建构理念下的音乐欣赏_第3页
学科建构理念下的音乐欣赏_第4页
学科建构理念下的音乐欣赏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科建构理念下的音乐欣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科建构理念下的音乐欣赏 摘要:音乐欣赏的学科化建构是李宝杰主编《音乐鉴赏》的突出特色,在观念上它承继传统、推展学科,在体例上它章节结构、主次分明,在品乐实践上它表意精到、提升巧妙,它对近年来音乐欣赏领域的学科化建构做出了个性化探索。  关键词:音乐欣赏;音乐审美;接受美学;音乐分析;解构主义;音乐技术  音乐是一种依靠听觉来感知的时间艺术,古今中外的理论对音乐创作、表演关注的同时,也对音乐欣赏的理论诠释所重视,有人还将这一诠释视为三度性创造的艺术[1],以此来和创作、表演的一、二度创造艺术相提并论。中国远古的高山流水觅知音、西方音乐中阿门达对贝多芬《F大调弦乐四重奏》

2、中情人离别的感受等故事,都说明欣赏是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钱仁康先生认为音乐欣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寻觅知音的重要组成环节,它要在4个方面下功夫:沟通音乐信息、发挥主观能动的审美作用、判断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接受感心动耳和荡气回肠的艺术享受,把音乐欣赏引导纳入寻求音乐美感的快意中[2]。李宝杰主编的《音乐鉴赏》(下文简称《李鉴》)就具有钱先生所言及的探索,它是在理论探索之中应时代之需进行的学科理论建构。    一、继承传统推动学科    撰写音乐欣赏类书籍的传统不仅在国外盛行,在中国也自古有之。中国古代文人在品乐中留下了精彩 三、体例独特结构清晰    体例的创新是《李

3、鉴》给笔者的第一印象,其体例以艺术歌曲、器乐独奏、歌剧、室内乐、管弦乐等体裁为结构单元,以中外音乐经典作品为个案内容为叙述逻辑,将各体裁的历史和技术特点娓娓道来。而每一部分又细分为多节,分述不同内容的代表作。这样的论述方式除了给人以体例独特而有别于以往的音乐欣赏,还在结构上以层层递进的展开给人以线索清晰之感,而章节式的体例有助于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延伸的推荐曲目又有了课外作业的意味。每章的欣赏导引除了给人以体裁专题史的知识铺垫外,还给教学过程的导入注进了理性逻辑。  以国民音乐素质的培养、音乐审美接受的理论与实践的层面看,《李鉴》从每部作品的作者、背景、戏剧结构等方面来

4、层层推进,将普通音乐课程新标准、艺术课程实施规律予以音乐欣赏化的贯彻。这一强调音乐审美来推行新时期乐教核心的方式,使《李鉴》的体例具有了宏观学科视野下的具体课案实践的探索意味,这与音乐欣赏的学科发展背景是相合的,体现出欣赏的目的、内容、过程乃至逻辑这些新时期对音乐欣赏学科发展提出的新要求[10]。  如《李鉴》中的艺术歌曲,它以艺术歌曲的历史发展为欣赏导引,以德奥、意大利、法国、俄罗斯、中国等国别为结构单元,对艺术歌曲的经典作品进行了鉴赏。编者以艺术歌曲发生发展为出发点,以历史进程中的不同国家各领风骚的艺术歌曲鉴赏为突破口,将作品进行技术解析,并结合歌词意蕴对其抒情性特

5、质进行了阐释。  如果从教学的角度看,《李鉴》中的艺术歌曲叙论结合、层层展开、灵活多变地将教学过程所需要的知识与技术呈现出来。这种体例和结构有助于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步骤推进,也符合不同教学单元的个性展开。其思路之清晰、叙事之独特是《李鉴》最突出的特色之一。    四、阐释精到引领乐品    音乐欣赏是一种在娱乐基础上的深刻社会素质建构的有效艺术形式,它不仅是一项审美实践活动,还是一项创造性的审美活动;它既是音乐实践的最终目的,又是推动时代音乐发展的力量[11]。一部优秀的音乐欣赏论著就是社会审美引导的美丽风景。要达到引领思想风尚的艺术效果,光依靠作品的视听还无法达到准确表

6、意的目的,其中精到的欣赏理论阐释是必不可少的。  《李鉴》的阐释精到首先表现在每章的标题上,如:乘着歌声的翅膀抒情歌曲、魔鬼的颤音器乐独奏、今夜无人入睡歌剧精粹、如歌的行板室内乐等。这些标题多以各体裁的经典作品为指代,使标题的指向性意图明了,直达乐意,文风活泼,加强了娱乐性阅读的情趣。  阐释的语言风格也是《李鉴》阐释美学的表现形态之一。如:对江文也的《台湾舞曲》的论述,编者引论到:  20世纪早期是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发生碰撞的特殊阶段,由于多变的局势动荡,致使一些较早踏上现代音乐之路,在那个时代华人音乐家阵营中并不多见的,本该成长为世界级的作曲家,或者说已经在一定范围

7、内产生了世界影响的作曲家,却过早地断送了艺术生命,留下了永久的遗憾。这就是本节所要介绍的台湾籍作曲家江文也的艺术道路及其惊世之作交响诗《台湾舞曲》(《李鉴》第191页)。  这段引论以简略的笔墨将《台湾舞曲》的创作背景及成就精要地呈现出来,其后,论述以追随世界音乐潮流,追求奇特的形式结构,探求新的音响为作品技术阐释中心,将这一创作阶段中的江文也的曲作特色呈现开来。阐释中,编者以结构内容的逐层表达为逻辑层次,如在乐曲的开始处所鉴赏的内容,它解析出《台湾舞曲》的有意打乱旋律节奏的轻重关系的特色,并就此延展出乐曲整体性的节奏形态特质;又以回旋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