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525038
大小:61.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20
《在机遇中立新在立新中再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在机遇中立新在立新中再造——东山实验小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在机遇中智慧方向以国家、省、市、区“十二五”教育发展纲要,教育部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教育部党组《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的意见》(教党[2013]25号)文件精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江苏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现》及新学期区教育工作指导精神为依据,以习总书记对教育及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等方面工作的重要指示为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2、观“立德树人”教育,致力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依法治教,严谨治学,进一步优化学校各项管理,智慧学校发展策略,探索和提升学校可持续发展力,彩绘教师发展、学生发展、教育发展和学校发展的理想和愿景,全力打造学校事业新品质,让社会、家长、学生对学校教育更为满意,提升学校办学内涵。二、工作思考:在机遇中明晰路径在过去的工作日子里,因为自觉,使我们有了长进,有了地位,有了发展。因为反思,使我们看到了不足,获得了更好进步与超越的思想和行动。今天,我们站在学校这样一个重大变化的时间节点,我们务必要清晰学校和自我必须要清晰的前景和要改变的状态,在机遇中
3、明晰工作和事业再出彩的路径。如何挖掘和构建学校教育教学特色?如何培育教师的“登高力”,提升教师和教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如何与时俱进地课程开发,为学生提供更有兴趣、更为丰富的校本课程?如何科学地研究学生,灵动学生的个性教育、特长教育,在分层和差异化的因材施教教学中培育出特别的学生,特优的学生?如何提升教育教学的创新力,在课程教育、学科教学,学生教育、班级管理,教学研究、教师发展等方面,更有品位,更有活力、效率和自主力?如何面对学校的未来,教师的将来,我们真正地走进自觉、自趣和自能的职业发展、专业发展梦境,把学习和研究变为发展的“内需”,
4、不断地收获因学习和研究所带来的学校和教师的自我“强大”?如何真正地驾驭教育,主张教育,创造教育,更好地把握教学的本真、遵循教学的规律、有效教学的过程、务实教学的活动、创新教学的方式,获得显著的优教“风景”,凸显“苏派课堂教学”的东山风味?如何真正地读懂学生,为学生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创设新颖的学习情景,创制灵动的学习方法和科学的学习评价,让我们的学生方法的“学会”,有智慧的“会学”,有情趣地“爱学”?如此等等。全新的学校,一流的现代教育配置的学校将走进我们的教师,走进我们的教育教学,我们可以更加放开手脚,开发和开放我们的教育教学。为此
5、,我们要勇抓机遇,迎接机遇,设计好新的发展路径,更智慧地把握和开发学校,把握、开发和成就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凝聚我们的情智和力量,为东山实小崭新的事业超越,更有力去地倾心、倾情和倾力,用精神奋斗,用智慧创造。三、重点工作:在机遇中寻找力点年底,学校将完成易地新建建设工程,将全面启动老校搬迁工程。为此,我们要“借力发力”,精心规划和部署“新”“老”交替工作,从外显和内隐两个方面,进一步把老校做“新”,把“新”校做“老”,让我们的学校更“名”、更“强”,让我们的教师更“亮”,学生更“优”,质量更“硬”,声誉更“好”,品牌更
6、“美”。重点做好的工作:一是全力以赴做好新校、新园建设工程的各项竣工管理工作,高质量、高标准地完全装修、景观、校园文化及设施设备等建设项目,并做好老校资料、可用设备器材的搬迁准备,做好新校落成启用的一切准备工作;二是进一步智化管理,挖掘和构建学校管理文化,出版管理制度专集(明道),开发和启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为新校新管理而准备;三是进一步推进所承担的苏州市教育改革研究项目“苏派课堂教学”的研究工作,完善项目研究方案,落实实践研究目标,科学研究探索过程,获得项目研究成效;四是加强课题管理,积极发挥江苏省小学数学教材实验基地对学校数学
7、教学的推动作用,全面启动所承担的实验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获取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图形与几何”教学研究及教材优化建议的研究信息,改善数学教学。五是进一步加强教师专业发展领导工作,有效发挥区“名师发展工作站”、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指导组“师徒结对”的教师建设机制性功能,优化“新苗杯”、“育苗杯”等教学研究和教师培养机制,把校本赛课与“苏派课堂教学”项目研究融合,全力推进教师“进化”、“名化”建设工程;六是进一步解读“三项规定”、“五个严格”,着力学生“三会”能力的培养,保证课程教育的全面质量提升,有效发展课堂“乐、实、活”教学策略,探寻和
8、构建“乐、实、活”背景下的“减负教学”、“优效教学”方略,让课堂“低耗高效”、“减负增效”;七是进一步加强“校本课程”教育研究,完成教材的研发工作,出版“名人、名景、名产、民俗”等校本教材,并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充分展开;八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