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490541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0
《用数学情境提高课堂效率之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用数学情境提高课堂效率之浅谈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的小学生而言,数学情境是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一道桥梁,只有架设好这道桥梁,学生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及时感知、领悟、内化。我们在财会论文,..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的小学生而言,数学情境是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一道桥梁,只有架设好这道桥梁,学生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及时感知、领悟、内化。我们在教学中应多创设数学情境来提高40分钟的课堂效率。一、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提高40分钟的效率数学学习是一种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是数学的核心,在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中不光要隐含
2、数学问题,还得想法创设使学生认知不平衡、能引起思维冲突的情境。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时,我先设计了一个小故事:“科技组的辅导老师要求同学们在进行科技制作时,把自己制作的模型小汽车做得更新颖和漂亮一些,小明用了三角形做车轮,王刚用了正方形做车轮,李红用了椭圆形做车轮,只有杨阳的车轮还是用的圆形。”我边说边用多媒体出示以上几种车,请大家分析哪种车跑得快。这个问题一下子激起了大家的兴趣,同学们进入热烈的讨论中,有的同学拿出自己的书、三角板和准备好的圆模仿几种车的行走情景。最后经过多媒体的演示,大家都知道了还是圆形车轮的车跑得又快又平稳。不过,圆形车轮能让车跑得又快又平稳与圆的哪些特性有关呢?
3、这又引出了学生心中的第二个疑问。经过多媒体的一步步演示,大家轻松地认识了圆的各种特性。由于多媒体是由感官体验引发思维,它具有形象性、生动性和具体性,这就消除了学生对学习难点的困惑心理,使学生的思维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及时得到导向。这样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充满生机活力,也更有利于提高学生40分钟的学习效率。二、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促使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当一个人的知识储备不能解决自己面临的新问题时,心理就会产生不平衡,同时也就产生了急需解决问题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学生会主动去寻求知识的来龙去脉。如:在教学人教版第十册94页“分
4、数大小比较”一课时,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我放弃了教材例6和例7的内容,直接写出、、、和、、、、两组分数,然后告诉学生:“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现在我们要比较上边两组分数的大小,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想出办法。”在这里,除了我的提示语外,根本没有出示任何实物和媒体,片刻之后大家就说出了“和”。同时还从“分数的意义”和“分数中分子分母间的除与被除关系”这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了他们填写大于和小于符号的理由。很快大家又发现:“分母相同时,分子越大这个分数就越大;分子相同时,分母越小这个分数反而越大。”因为上边两组分数都是有序排列的,所以有同学又提出:“老师,为什么第一组中没有写、、,
5、第二组中没有写和呢?”我说:“是啊,我怎么没有写呢?大家把它们添进这两组分数队列中吧。同时再思考一个问题:老师把一个苹果的分给了王娟同学,分给了赵丹同学,她们俩谁得到的多一些?”还没来得及在两组分数队列中进行添加,大家就迫不及待地开始讨论第二个问题。很快就有同学发现和同样多,它们都是,许多同学立即领悟到老师没有写、、和、的原因。这时我又问:“与、与、与这几组分数又怎么比较大小呢?”大家正在为前两组分数大小比较中的发现自豪,老师的话题一转,问题又深入了一层。有的开始画线段,有的开始画烧饼,终于有同学发现这几组分数的共同点:每组中都有一个数比一半()大,有一个数比一半小,当然比一半大的数大于比
6、一半小的数。大家都为这种转换为与中介()比较的巧妙思考法拍手叫绝。趁着大家的兴趣正浓,我又出示了、、、、、、这组分数,请大家课后思考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课堂兴趣得到了有效延伸,许多同学第二天一上课就举起了手,他们的发现是:这组分数中的每个数再加一个它自己的分数单位就等于1。由此推导出:只加就等于1的最大。由上可见,利用问题创设情境,问题一定要有启发性,出示的问题要有利于学生观察思考、推理交流。同时创设情境还得关注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储备情况,然后结合教材进行二次情境创设。当学生已经达到可以采用高一层的抽象语言激发学习兴趣时,老师就没必要再使用直观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拔高一层创设情境更有利于学生
7、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培养。课堂是服务于学生的,老师的服务和学生的探索集中体现在师生的互动中。如果老师在课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情境预设,在课中能随时关注学生的活动探索情况,并及时作好思维导向,那么40分钟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收效。财会论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