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12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工艺设计开题报告

产12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工艺设计开题报告

ID:25486375

大小:69.6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0

产12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工艺设计开题报告_第1页
产12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工艺设计开题报告_第2页
产12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工艺设计开题报告_第3页
产12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工艺设计开题报告_第4页
资源描述:

《产12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工艺设计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年产12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工艺设计开题报告学号201204062041姓名吴栋林指导教师袁芳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应用化工技术12/1班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年产12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工艺设计题目代码04306256333选题目的及意义氨是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用于制造尿素、硝酸铵、磷酸铵、硫酸铵以及其他化工产品的氨用量也在增长。在化学工业中,合成氨工业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支柱产业。据统计,世界每年合成氨产量已达到1亿吨以上,其中约有80%的氨用来生产化学肥料,20%作为其它化工产品的原料。合成氨的生

2、产主要分为原料气的制取和原料气的净化与合成。粗原料气中常含有大量的C,由于CO是合成氨催化剂的毒物,所以必须进行净化处理,通常,先经过CO变换反应,使其转化为易于清除的CO2和氨合成所需要的H2。因此,CO变换既是原料气的净化过程,又是原料气造气的继续。最后,少量的CO用液氨洗涤法,或是低温变换串联甲烷化法加以脱除。合成氨,除原料为天然气、石油、煤炭等一次能源外,整个生产过程还需消耗较多的电力、蒸汽等二次能源,而用量又很大。现在合成氨能耗约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3%,中国合成氨生产能耗约占全国能耗的4%。因而能耗是衡量合成氨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

3、因此,迫切需要改进生产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世界合成氨的技术发展经历了传统型蒸汽转化制氨工艺阶段、低能耗制氨工艺阶段、装置单系列产量最大化阶段。未来合成氨的基本生产原理将不会出现原则性的改变,其技术发展将会紧紧围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运行周期、改善经济性”的基本目标,进一步集中在“大型化、低能耗、结构调整、清洁生产、长周期运行”等方面进行技术的研究开发。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1基本现状我国的氮肥工业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合成氨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已掌握了以焦炭、无烟煤、焦炉气、天然气及油田伴生气和液态烃多种原料生产合成

4、氨、尿素的技术,形成了特有的煤、石油、天然气原料并存和大、中、小生产规模并存的生产格局。目前合成氨总生产能力为4500万吨/年左右,氮肥工业已基本满足了国内需求,在与国际接轨后,具备与国际合成氨产品竞争的能力,今后发展重点是调整原料和产品结构,进一步改善经济性。2发展趋势根据合成氨技术发展的情况分析,估计未来合成氨的基本生产原理将不会出现原则性的改变,其技术发展将会继续紧密围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运行周期,改善经济性”的基本目标,进一步集中在“大型化、低能耗、结构调整、清洁生产、长周期运行”等方面进行技术的研究开发。大型化、集成化、自动化,形成经济规模

5、的生产中心、低能耗与环境更友好将是未来合成氨装置的主流发展方向。单系列合成氨装置生产能力将从2000t/d提高至4000~5000t/d;以天然气为原料制氨吨氨能耗已经接近了理论水平,今后难以有较大幅度的降低,但以油、煤为原料制氨,降低能耗还可以有所作为。在合成氨装置大型化的技术开发过程中,其焦点主要集中在关键性的工序和设备,即合成气制备、合成气净化、氨合成技术、合成气压缩机;在低能耗合成氨装置的技术开发过程中,其主要工艺技术将会进一步发展;实施与环境友好的清洁生产是未来合成氨装置的必然和惟一的选择。生产过程中不生成或很少生成副产物、废物,实现或接近“

6、零排放”的清洁生产技术将日趋成熟和不断完善;提高生产运转的可靠性,延长运行周期是未来合成氨装置“改善经济性、增强竞争力”的必要保证。有利于“提高装置生产运转率、延长运行周期”的技术,包括工艺优化技术、先进控制技术等将越来越受到重视。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氨的物理化学性质2.合成氨的方法3.中压法合成氨的工艺4.合成氨合成工段物料衡算5.合成氨合成工段热量衡算6.设备型号和尺寸的选定7.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8.设备的车间厂房布置9.三废的治理及综合应用课题的工作方案1.确定设计方案2.进行物料热量衡算3.设备工艺计算4.画点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主要参考文献

7、1.小合成氨厂工艺技术与设计手册(上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2.梅安华主编.小合成氨厂工艺技术与设计手册.下册[M].19943.郝晓刚等编著.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4.陈甘棠主编.化学反应工程[M].第三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11)5.陈五平主编,无机化工工艺学.第三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56.司航主编.化工产品手册[M].第三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7.万家亮曾胜年主编.分析化学[M].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8.时均等.化学工程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9.

8、赵国方.化工工艺设计概论.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010.陈敏恒等.化工原理,上下册.北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