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429634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0
《试论高职人才未来适应力的培养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高职人才未来适应力的培养论文摘要高职院校自上世纪80年代兴起到现在28年时间,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问题提出了种种要求。本文试图从人才未来适应力的角度从四个方面考虑如何进行人才培养。关键词未来适应力关键能力校企联合办学理念2002年7月,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做出《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决定》,即“三改一补”的方针,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教高20002号《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第一次提出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教高200416号文件《教
2、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又一次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这些文件无疑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指出一条明确的道路。如今生产发展迅速..,社会就业时时刻刻面临产业调整的压力(如美国近5年中有7000多个职业岗位消失了,但又新增了8000多个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岗位),如何在职业教育过程中,让学员能够不断适应产业调整,在产业调整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我们每个职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非常重要的课题。为此,笔者有意在此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探讨,以
3、抛砖引玉。一、加强区域性人才市场需要的研究和资源共享区域性人才市场需要的研究不仅仅关系到地方经济的发展,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的必然要求。学校通过对所服务区域人才市场的有效研究,结合自己的师资力量,制定自己的人才培养方向,才能真正培养出为区域经济作出贡献的“为未来工作的人”。区域性人才市场的界定:区域是指特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可以大到整个地球,小到县、乡、村或者一个工厂,甚至一个学校等。一般是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区域。这里我们把区域界定为跨省、区等行政
4、区域的更大范围的功能区,如山西运城经济区为全国重要的盐化工业基地、全省粮棉果生产基地、轻纺食品工业基地、晋陕豫“金三角”重要的商贸物流基地和以关公文化、黄河文化为特色的旅游经济区。政府有关部门应该设专项资金对地方经济的特点、人才需求的方向等问题进行研究,为各个学校提供更加可靠的市场信息保障。同时构建区域性人才信息共享网络体系,使人才政策互通、人才信息互联、人才市场共营、人才项目共建,全面营造区域人才信息合作的氛围。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呼唤校企全方位联合如果把一个高科技产品的发明到最终占领市场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
5、再开发、工艺创新、规模化生产等几个阶段的话,综合性大学、研究机构主要是完成前四个阶段,高职教育主要功能是让培养的人才完成后两个阶段。新高科技产品的高投入、高风险性,以及苛刻的工艺要求,靠综合性大学、科研机构等无论如何也难以承担。企业作为科技成果的直接受益者,以其大规模、工程化的优势,无可非议的要成为创新、应用新技术成果的实施者。职业教育,包括企业内部的培训,责无旁贷的要承担起这些权利和义务。而校企联合更能有效的整合社会资源和教育资源的优势,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训、实践和职业技能的培训,最终使科技成果变成占领市场的优质产品。尤其是企
6、业在职人员的培训,他们来自于生产第一线,对于生产实践中的科技问题比较敏感,最易于接受新的科技成果,对科研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能够起到催化和辐射作用。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在产品生产阶段中的作用正渴盼着校企联合。三、注重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这里的关键能力按佩特拉(petra)等人的定义。关键能力主要包含五个方面:组织,交往与合作,学习技能,自主性与责任感,承受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目的在让劳动者对未来突如其来的变化,包括原有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不能适应新的生产形势的变化、新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或对新的组织形式、新的生产方式的变化不适应,
7、而产生的茫然、焦虑、不知所措,或者自信心受到巨大打击,又不能马上转行去学习其它专业,适应其他生产方向等等方面,有比较强的适应能力。虽与专门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没有多大关联,但它超越职业领域,对职业活动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以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学习能力为核心的关键能力。方法能力是指掌握并具有自我学习、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适应未来不断变化的需求。社会能力简单地说就是你处理与别人、与国家、与集体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指你能合群、能在团体中适应和发展的基本能力。体现则是人敬畏自然、尊重生命,责任感、使命感。学习能力简
8、而言之就是在学习中使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丰富,自我修养不断提高和解决新型问题的能力不断加强的能力。“关键能力”又是一种专业能力高度抽象而形成的能力,即职业教育要培养“为明天工作的人”,使学员具备适应未来劳动市场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能力。是高职教育中必须重视培养的能力,是提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