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试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试题

ID:25425680

大小:118.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1-20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试题_第1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试题_第2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试题_第3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试题_第4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WORD格式..可编辑第一章《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简答题1、如何理解“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论断?2、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什么?3、简述对“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这一论断的理解。4、简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核心思想。5、如何理解“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二、辨析题1、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2、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3、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

2、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如何理解“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论断?首先,人的本质是具体的、现实的、不是抽象的,它是由人的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2分)其次,人的本质不是由他所处的某一种社会关系所决定的,而是由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其中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关系是生产关系。(2分)最后,人的本质也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是具体的历史的。(1分)2、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

3、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什么?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1分)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1分)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1分)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分)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能动的方面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他们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1分)3、简述对“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这一论断的理解。这句话是说旧唯物主义立足于对市民社会的直观,市民社会是指将私人利益关系作为总和的

4、社会。(1分)旧唯物主义以它为基础,用关于个人功利的观点来说明结成政治社会的必要。(1分)新唯物主义不仅承认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而且认为人既在国家这个政治共同体中过着社会生活,又在社会关系中生活。(1分)因此,“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1分)其涵义是指历史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的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社会,或是一定社会关系所制约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1分)4、简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核心思想。马克思以未展开的形式第一次将实践作为哲学理论的基本范畴,(1分)提出了新世界观,特别是新唯物

5、主义历史观的一些基本观点,(1分)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1分)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1分)贯穿《提纲》的中心线索是实践观点,它是《提纲》的核心思想和灵魂。(1分)5、如何理解“宗教上的自我异化”?“宗教上的自我异化”是指一切宗教都把整个世界分成两部分:一是人们生活其中的人间世俗世界,(1分)一是神灵居住的彼岸世界,(1分)并且认为是彼岸世界或神的世界创造、支配现实的人间世界。(1分)宗教产生之后反过来又压迫人、统治人、凌驾于人之上,这便是一种异化。(1分)宗教的产生既有人们

6、的主观因素也有社会历史根源,即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科学不够发达。(1分)二、辨析题1、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这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的一句话,原句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这句话体现了环境和人的相互作用关系,因而是正确的。(2分)一方面环境创造人,人通过实践,使外部环境内化为自我。(或答客体主体化的过程)(2分)另一方面人也创造环境,人通过实践使主体的本质力量外化和客体化,把人的目的、意志和本质力量物化在客观对象上,赋予对

7、象以主体的性质。(或答主体客体化的过程)(2分)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在现实中,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改造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它们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统一。(2分)正如马克思所说:“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在实践过程中,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和对人自身的改造,总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并行发展的。(2分)2、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这句话是马克思在批判旧唯物主义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时,提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正确观点。(1分)所

8、谓“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指思维的内容与思维所反映对象的关系问题。(1分)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思维能否反映客观对象及如何反映客观对象,这是人的认识能力及获得真理性认识的途径问题;(1分)其二是思维内容是否符合客观对象,这是认识的检验标准问题。(1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或是否认思维的内容与思维的客观对象之间的关系,或是否认了真理对客观对象的反映问题和真理的检验问题,因而是错误的。(1分)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