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运用暗示的艺术

班主任运用暗示的艺术

ID:25419813

大小:59.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20

班主任运用暗示的艺术_第1页
班主任运用暗示的艺术_第2页
班主任运用暗示的艺术_第3页
班主任运用暗示的艺术_第4页
班主任运用暗示的艺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班主任运用暗示的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班主任运用暗示的艺术班主任运用暗示的艺术班主任对学生施教中的暗示,是一种在师生间不存在对抗态度的前提下,通过含蓄的语言,示意的举动和诸多间接的方式,巧妙的向学生发出积极的、暗示的期望信息,从而使其产生积极的心理反映和行为方式的教育方法。暗示的关键是示,即对学生的发展目标与行为方向给予暗示期望,促使其领悟,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我们长期做班主任的老师都有这样的经历,一个学生犯了错误,你用正面说理的方法施教,学生可能会说:别讲大道理,我不听!。如果你用粗暴生硬的教育方法,有时可以震慑住学生,但造成的逆反心理却很难消除;有时则会造成学生的顶牛,让老师无法下台。

2、可是,如果老师巧妙地采用暗示的方法施教,却能够使师生心理距离一下子缩短,进而促使他们在思想上消除对抗情绪,进行积极的自我认识、自我谴责;在行动上主动自觉地改过,实行自我完善,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暗示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力呢?很简单,那就是暗示法维护了学生的自尊,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从而产生了良好的暗示效应。一、切莫忽视暗示效应提起暗示效应,人们自然会想到美国心理学家谢里夫做的一个实验。他把同是英国大文豪狄更斯写的两段作品交给学生,请他们进行评价。但却告诉学生说,第一段是狄更斯所写,这第二段是一位普通作家的作品。形成的评价结果却大相径应庭:对前者倍加

3、赞美,而对后者则是百般挑剔。LOCALhOST这个实验足以说明暗示的信息不同,产生的效应就不同。另外,心理学家们研究的结果还证明,影响暗示效应大小的因素大体有两个方面:一是与暗示者的权威性有关。权威越高暗示效应越大。教育工恐怕不会不知道罗森塔尔效应(也称皮格马利翁效应)。说的是古希腊神话中的皮格马利翁对自己雕刻的一个少女塑像产生爱恋,期望能赋予其生命。后来,塑像果真变成了活人,皮格马利翁如愿以偿地与之结为伉俪。美国心理学家r罗森塔尔又利用这个神话喻义在一所小学里做了一个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中各抽出三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智力测验,然后又从中随机抽取20%

4、的学生,并告诉校长和老师说这些学生有很大的学业冲刺潜力,但没有说这些学生是随机抽取的。八个月后,r罗森塔尔又对全部学生进行第二次智力测验,并与非实验学生和实验前后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这20%随机抽取的学生的智商和能力有了显著的增长。众所周知,皮格马利翁的期望变成现实,不过是一个神话故事,而r罗森塔尔的预言却变成了无可争辩的事实。为什么呢?就是因为r罗森塔尔作为心理学家的权威性,使老师对来自他的虚假信息深信不疑,并对自己的学生的发展寄予了同样的期望。从而,对这些学生在态度和行为上,表现出亲切的关注、热切的激励、耐心的帮助。无形中教师教育权威的暗示期望又作

5、用于学生,对他们产生一种激励效应:一方面使学生有了奋斗目标和方向,以及发奋努力的动力;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更加亲近教师,更加喜欢教师的授课。r罗森塔尔效应就是我们今天讨论的暗示效应。当然r罗森塔尔的实验中的虚假信息,如果由普通什么人传递给校长和老师恐怕就不是这个结果了。因此,有人称这些随机抽出的20%的学生是权威性谎言下的幸运儿。二是与暗示者的年龄和阅历有关。一般情况下儿童要比成年人更容易接受暗示,记得英国伦敦大学人类心理学与行为实验室做过这样一个有意思的小实验:在一个房间里,放着一筐苹果,教师甲指着这筐苹果对依次进入房间的孩子们说:这筐苹果不但不甜,而且

6、非常苦,你不能吃!每带一个孩子进来,他都说完这番话后自己出去了(他自己并没有动这些苹果),让孩子独自在房间玩了十分钟,然后带下一个孩子进来。事后经过检查,约有17.8%的孩子禁不住大苹果的诱惑,偷吃了苹果,并把果核装进衣袋里带出去扔掉。教师乙也做同样的实验,对每次进入房间的孩子说同样的话,只是他每次离开房间时都从筐里拿出一个苹果,大大咬上一口,津津有味地吃着离开了房间。事后调查,约有96.3%的被实验的孩子等老师走后,就去偷吃苹果,并把苹果核要么藏在筐里的苹果下边,要么扔在屋子角落里。为什么两位老师的实验结果,竟会有如此大的反差呢?就是因为教师乙说完要

7、说的话后,拿起一个苹果津津有味地吃着离开房间的神情、行动给了孩子们一个能吃、好吃的暗示。(班主任*)但是,假如我们在高中学生中做这个实验,其结果就不知会是什么样子了。因为,他们的年龄、生活经验、判断能力绝不会相信两位老师的话,对教师乙的行为暗示甚至会提出批评。应该指出的是,有的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却容易犯教师乙的类似的错误,给学生反复强调这样做不对,那样做不好,然而,自己却有意无意地这样做,结果惹得学生一旦有机会,就非要尝尝禁果的味儿不可。学生这种接受暗示的心理,我们绝不能忽视。积极暗示能够满足学生的积极的心理需求。青少年的自尊心是非常强的,他们渴望得到

8、别人的接纳和尊重。因此,作为班主任,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学生的自尊心一旦受到伤害,所形成的心理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