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传统、小传统与温州经济的崛起论文

大传统、小传统与温州经济的崛起论文

ID:25418341

大小:62.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1-20

大传统、小传统与温州经济的崛起论文_第1页
大传统、小传统与温州经济的崛起论文_第2页
大传统、小传统与温州经济的崛起论文_第3页
大传统、小传统与温州经济的崛起论文_第4页
大传统、小传统与温州经济的崛起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传统、小传统与温州经济的崛起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传统、小传统与温州经济的崛起论文..论文关键词永嘉之学民间信仰温州模式论文内容提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在破译温州模式的“文化基因”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流传甚广的解释图式:“永嘉之学——注重功利——经济发展”。本文对“永嘉之学”进行历史溯源,以澄清其与“温州模式”的纠缠;用文化人类学方法掘发文化“小传统”与乡民从事经济活动的关系,推断民间信仰是产生“温州模式”的关键文化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四小龙”在经济上迅速发展,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被认为是不可多得的“奇迹”,受到世人瞩目。1980年代初期..,学术界受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的精神》的影响,不少学者试图说明这些经济成

2、长背后的文化因素,于是以儒家文化传统解释东亚经济增长的学说风行一时。香港中文大学的金耀基教授与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彼特柏格(PeterL.Berger)教授等人将“新教伦理论题”(theProtestantThesis)与东亚“四小龙”的经济起飞放在一起,把讨论上升到传统文化是否适应中国现代化发展这样一个理论理论高度,从而引发了一场规模较大的学术争论。学界名家余英时、罗荣渠等都相继加入讨论,成为当时“文化热”中的一个“热点”,流风余韵至今不息。①几乎在人们热烈谈论“东亚奇迹”的同时,温州经济突然崛起,“温州模式”名震天下。“新教伦理论题”之流风波及“温州模式”,破译“温州之谜”的文化基因一时

3、成为学者和政府官员兴奋点所在。由于“温州模式”鲜明的地域特征,人们在论及温州崛起的文化思想因素时,倒没有像余英时那样泛泛地讨论儒、道、释的作用,而往往聚焦于永嘉学派对事功的重视和提倡,认为永嘉之学强调“事功”和“功利”有别于明清后以重义轻利为特征之一的官方主流意识形态,并成为一种区域文化传统,携带这种文化遗传基因的温州人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温州模式”。总之,在有关“温州模式”的文化因素的探讨中,出现了一个“永嘉之学——注重功利——经济发展”的解释图式。永嘉之学讲究功利和今天温州人淡化意识形态的务实精神,被视为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由于这两者间存在着表面上的“家族”相似的特

4、征,以及为强烈的“问祖之情”所驱使,以上的说法流传甚广。笔者以为这种说法与事实不符,在理论上也难以成立,因此特著文提出,以就正于大方之家。一美国芝加哥大学人类学家芮斐德(RobertRedfield)在1956年发表的《乡民社会与文化》(PeasantSocietyandCulture)一书中,提出了“大传统”和“小传统”这一对概念。所谓“大传统”是指一个社会里上层士绅、知识分子所创造和代表的文化,也即精英文化;而“小传统”则是指一般社会大众,特别是乡民或俗民所代表的生活文化。因为这个理论充分注意到了社会下层经济活动的主体——乡民,又因为据说芮氏这个理论的提出也参照了中国的经验事实,②因

5、此,我们在解释“温州模式”中的文化因素时,引进这对概念应该是有益的。按照芮氏理论的划分,以宋代上层士大夫郑伯熊、薛季宣、陈傅良和叶氏等为代表的永嘉之学无疑属于“大传统”的一部分。上层知识分子创造的精英文化——永嘉之学,对民间经济发展是否有着明显的或较为直接的关联,其实是很可疑的。我以为人们把永嘉学派之“功利思想”视为温州经济发展的文化因素可能是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有些想当然了。永嘉学派所言之“功利”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宋史陈傅良传》载:当是时,永嘉郑伯熊、薛季宣皆以学行闻,而伯熊于古人经制治法,讨论尤精,傅良皆师事之,而得季宣之学为多。及入太学,与广汉张栻、东莱吕祖谦友善。东莱为言本朝文

6、献相承条序,而主敬集义之功得之为多。《宋史薛季宣传》载:季宣既得溉学,于古封建、井田、乡遂、司马法之制,靡不研究讲画,皆可行于时。可见永嘉学派的重要人物陈傅良、薛季宣所孜孜以求的是古人的典章制度。显然,永嘉学派的论敌是强调修心养性的程朱理学,可以说永嘉学派是与程朱理学长期的较量中发展出来的。他们认为空谈心性无用,有用的是古人的“经制治法”,也即经典中的制度和治理方法,认为在现实当中加以应用会产生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事功,从而振作政治缓解强敌环伺的危局。这就是他们所说的事功或功利的基本意义。显然永嘉诸君子是站在国家治乱高度来立论的,他们与程朱陆王一样,是非常“讲政治”的,与下层百姓的“

7、治生”没有什么关系。这是思想史的常识,古人是不会误会的。请看晚清以降士大夫是如何领会永嘉诸儒之用心的。士大夫们在申论永嘉之学精义时,继承的是从政治高度谈论“事功”的路向,以掘发永嘉之学的现实意义。咸丰五年(1855),孙衣言认为永嘉儒的突出贡献是:“大抵阐明制度,穷极治本,不徒以释名辨物为事,亦非空谈经世者可比。”③同治十年(1871),孙氏在溯及永嘉学派的源流时又说:“故永嘉之学,必弥纶以通世变者,薛(季宣)经其始,陈(傅良)纬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