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籽法用于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耳穴压籽法用于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ID:25416816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0

耳穴压籽法用于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_第1页
耳穴压籽法用于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_第2页
耳穴压籽法用于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_第3页
耳穴压籽法用于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耳穴压籽法用于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耳穴压籽法用于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关键词】,阿奇霉素  阿奇霉素因其独特的药动学特性,在治疗呼吸道感染[1]、皮肤软组织感染[2]及生殖系统感染[3]方面均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只需每天给药1次,连续3~5天,总剂量1.5g,对于性传播疾病只需单次给药1g,因此具有应用方便、疗效肯定、疗程短等优点,具备了理想抗生素的条件,对青霉素过敏及儿科患者具有实际的意义[4]。但其静脉给药时,易发生上腹隐痛、恶心、呕吐等不适。我科自2003年10月起对此类病人采用耳穴压籽法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3年10月~2004年2月在我院使用阿奇

2、霉素治疗的病人60例,女40例,男20例,年龄3~32岁,平均12岁。疗程均为3天。1.2方法1.2.1分组方法我们选取60例呼吸系统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抽号法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身体状况上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具有可比性。1.2.2治疗方法将采用维生素B6、胃复安等药物进行防治的设为对照组;采用耳穴贴压法的设为实验组,各为30例。对照组采用加入维生素B6同输的方法,如果患者呕吐多时,用胃复安针肌注。实验组采用耳穴压籽法。方法为:耳穴贴压,每片胶布为0.5cm×0.5cm,胶布中央放置1粒王不留行籽。常用主穴位有胃、食管、贲门及耳屏内侧皮质下穴

3、,配穴有小肠、神门、脾、肝。输液前数分钟,双耳同时粘贴,并按压2~5min至所压耳穴出现胀痛感,以后每隔30min按压15下,直至输液完毕后15min,不用其他缓解胃肠反应的药物。1.2.3疗效评定标准输液期间及输液后无腹痛,无恶心、呕吐为显效;输液期间及输液后仅感腹部不适,剑突下及脐周轻痛,没吐者为有效。1.2.4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采用χ2检验。2结果两组病人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后效果见表1。表1两组病人治疗效果比较表1示,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χ2=4.03,P<0.05,差异有显著性。3讨论阿奇霉素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胃肠功能紊乱。以往主

4、要使用维生素B6等药物,但效果不佳,我们采用耳穴压贴法,疗效满意。耳穴压籽法:指选用质硬而光滑的小粒药物种子或药丸等贴压耳穴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又称压豆法、压丸法,是在耳毫针、埋针治病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简易方法。不仅能收到毫针、埋针同样的疗效,而且安全、无创、无痛,且能起到持续刺激的作用,易被患者接受。耳廓是人体的整体缩影,人体各部位在耳廓上均有对应点或区域,其分布似倒置在母体子宫中的胎儿,头朝耳垂下缘,脚朝耳轮上缘,躯体居中[5]。祖国医学认为,耳与经络、与脏腑的生理、病理有着密切的联系。早在2000年前的医学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就记述了“耳脉”,《内经》对耳与经脉、经别、

5、经筋的关系作了较详细的阐述。手太阳经、手足少阳、手阳明等经脉、经别都入耳中,足阳明、足太阳的经脉分别上耳前、至耳上角。六阴经虽不直接入耳,但都通过经别与阳经相合。因此,十二经脉都直接或间接上达于耳。正如《灵枢・口问》所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6]。”阿奇霉素在我院较多应用于儿科,门诊输注的对象多为小儿患者。虽其效果较好,但往往因其在输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使小儿哭闹、呕吐、食欲下降等,从而致家属和患者拒绝治疗,影响疾病的康复。采取耳穴压籽法可明显减轻静脉输注阿奇霉素所致的胃肠反应,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保证治疗顺利进行。该法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疗效好等特点,从而

6、使病人愿意接受。【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