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408062
大小:5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0
《隧道围岩坍塌原因分析及有效的综合处理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隧道围岩坍塌原因分析及有效的综合处理技术陈祖祥CHENZu-xiang(中铁二十五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柳州545007)(The4thEngineeringCo.,Ltd.ofChinaRailentofrailoreandmoretunnelscrosstheareasenonoftunneloverbreakisgraduallyincreasing,easurestotrytoavoidthetunneloverbreak,atthesametime,italsoimprovestheresponsecapacityofmanagemen
2、ttechnologiesandmeasuresafterthetunneloverbreaktomakeallaspectsofinfluencecausedbytheaccidenthashappenedincreasetotheloakestheeffectivetreatmentmeasuresoftunneloverbreaktodiscusstheseprovetogether..jyqkanagement;qualitycontrol中图分类号:U457文献标识码:A:1006-4311(2015)18-0107-03简介:陈祖祥(1
3、972-),男,广西柳州人,毕业于中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研究方向为道路与桥隧工程。0引言隧道工程出现塌方情况后,迫于工期、成本等方面的压力,常常在原因未调查清楚、防护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下冒然处理希望快速通过塌方区,这样处理会给施工带来极大的安全风险甚至会引发二次塌方。本文从原因分析、支护方案和监控量测等多方面综合系统地介绍了隧道塌方处理方案,采用该方案能够减少事故发生,节省成本,确保施工顺利进行。1工程概况仁丽钱铁路新关坡隧道全长2060m,中心里程为D1K152+930,起止里程为D1K151+900~D1K153+960,洞内线路设计坡度沿线路前
4、进方向均为上坡,坡度为10.3‰。其余地段位于直线上。全隧Ⅳ级围岩1140m,占55.3%,Ⅴ级围岩920m,占44.7%。隧道所经处属溶蚀、剥蚀低中山地貌,地面高程2310~2510m,相对高差200余米,自然横坡20~50°。隧道洞身段多为基岩裸露,植被较差,仅生长杂草及灌木。隧道最大埋深约120m。2隧道坍塌段地质情况隧道D1K152+250~D1K152+530段围岩为三叠系中统北衙组中段灰岩、白云质灰岩。岩体呈灰、肉红色夹褐黄色,隐晶质结构,中厚~巨厚层状,节理裂隙发育,溶蚀严重,发育大量溶孔、溶隙,钻探揭示岩心多呈蜂窝状、半柱状,为弱风
5、化,受断层影响,岩体破碎,属Ⅳ或Ⅴ级次坚石。本隧道于2009年5月21日上午9:50左右,进口掘进端正在进行掌子面(D1K152+402)出碴时,现场施工专职安全员在巡视时,发现围岩D1K152+383里程处已初支尚未二衬浇筑段初支发生明显变形,拱部以上产生多条横向裂缝,情况危急。如是立即通知现场施工人员,及时将人员及机具撤离至安全地带。上午11:23在D1K152+379~+391段围岩出现大面积塌方,并在随后2h的时间内,出现数次局部塌落,于13:30左右,塌方体趋于稳定。塌方体稳定后,项目部组织人员对塌方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塌方造成13榀工字钢
6、钢拱架彻底报废。洞口端小里程方向8榀工字钢钢拱架变形严重,侵入隧道限界。塌落的岩体约500m3,岩体呈褐灰色,节理极发育,岩体破碎,完整性差,夹少许白云质灰岩或灰岩质碎石、角砾,伴有地下水渗出,围岩类别属Ⅴ类。(图1)3塌方原因分析及调查塌方发生后,项目部会同设计、业主、监理对塌方原因进行了调查及分析,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施工处理措施。经过现场勘察及综合判断,得出塌方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如下三个方面。3.1地质条件差及时逢雨季从塌方及原掌子面揭示的地质情况表明,此段围岩破碎,节理发育,风化严重,围岩岩体含水量大。塌方处隧道段埋深约16m,为浅埋段。此段上方
7、地表为季节性冲沟,通常无流水,但塌方时为当地的雨季,连接几日为大暴雨,地表水丰富,且集于冲沟形成溪流,地表水及溪水通过地表裂隙、孔洞渗入围岩。地下水对围岩的浸泡、溶蚀、软化等作用,降低围岩强度,破坏了围岩稳定性,形成导致隧道塌坍的不良地质现象。3.2地质勘察不足,设计考虑不周全因地质勘察点布置稀疏,从而无法保证地质勘察资料详尽准确。原地质勘察资料表明,此段隧道围岩为Ⅳ级围岩,但实际情况是围岩破碎,节理发育,严重风化,参照围岩分类表,应划分为Ⅴ级,施工期间雨水丰富,地表水大量渗入围岩,更是应该按Ⅴ级围岩进行施工及支护参数的设计。设计支护参数按Ⅳ级围岩
8、考虑,故降低了隧道设计的安全性,增加了施工时发生塌方事故的可能性。3.3隧道开挖方法与支护措施不当施工人员经验不足,不能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