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客家家族结构和居住形态

龙岗客家家族结构和居住形态

ID:25407759

大小:64.1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0

龙岗客家家族结构和居住形态_第1页
龙岗客家家族结构和居住形态_第2页
龙岗客家家族结构和居住形态_第3页
龙岗客家家族结构和居住形态_第4页
龙岗客家家族结构和居住形态_第5页
资源描述:

《龙岗客家家族结构和居住形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龙岗客家宗族观念与居住形态龙岗客家宗族观念与居住形态陈荣,由加内容提要:龙岗是深圳客家人的传统聚居地,在数百年的辛勤耕耘和开拓中,客家人曾经在此创造了非常灿烂的建筑文化。但近二十年来的大规模开发建设,龙岗客家民居在商品经济浪潮的不断冲击下,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当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决定回头去寻找往日的时候,才发现我们遗失的已经太多了。建筑作为文化的有效载体,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建筑时期的社会文化风貌,并且因其能够较长时间地保存,因此对建筑形式及其设计理念的研究对地区文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希望通过对客家人传统宗族意识以及在该意识支配下形成的客家家族结构进行分析,进而找到家族

2、结构与民居建筑设计与规划布局之间的联系,为客家传统文化在龙岗地区继续发扬,以及进一步的建筑设计和规划设计进行有益的理论探索。关键词:客家民居家族宗族观念建筑形态1.客家来源1.1.客家民系的形成整部客家人的历史就是一部汉族的迁徙史。汉族是传说中黄帝和蚩尤部落的后裔,其形成的地域是黄河的中上游地区,随着汉族人口的不断增加,汉族开始向中国的南部地区迁移,这种迁移数千年来在持续不断的进行着,但是中国历史上多次的战争灾荒和动乱为这种迁徙提供了比自然迁徙更加强大的动力。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以及其后接踵而至的“五胡乱华”,形成了汉人南迁的第一个高潮,也是客家始祖迁徙的开端。西晋末年社会动荡,统

3、治阶层为争夺政权而互相屠杀,匈奴人、鲜卑人、氐人、羌人、羯人乘机接连进入中原汉族世代耕耘的土地,征战连年,汉人被迫背井离乡,向南逃亡,而同时南迁的还有封建士大夫家族,扶老携幼举家南迁,这就是罗香林所说客家的第一次迁徙。汉、唐的辉煌之后都有一段没落与黑暗的日子,而唐末的社会动乱比西晋末年的动荡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央政权内部的激烈冲突,为人民的反抗提供了足够的理由,官逼民反,黄巢起义只是一个前奏,激烈的起义和反抗在中原大地上此起彼伏。而唐朝灭亡之后的五代十国,每一个都把政权建立在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上,于是客家的祖先们又一次被迫南迁。8龙岗客家宗族观念与居住形态两次大规模的南迁,为在这之

4、前只有很少的畲族、瑶族、黎族等少数民族居住的赣南、闽西、粤东北地区带来了大批的新居民。新居民也带来新文化,较发达的封建农耕文明在赣江、梅江、汀江冲击而成的三江平原地区迅速发展。至宋朝时期,三江地区的人口和生产力都达到了一定的规模,而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也为客家民系的形成提供了较平稳的外部环境。在三江地区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习俗、语言,成为与其他地区汉族人不同的一个支系,作为汉族六大民系①中形成最晚的一个的客家民系终于诞生了①。1.2.客家迁入龙岗地区虽然客家民系在宋朝时期就已经形成,但是当时的客家人并不知道自己名叫客家,因为“客家”的称谓是源于客家民系不断壮大,人多地少这个封建社会永远

5、要面对的社会问题逐步激化,客家人被迫开始向外迁播时,处于邻近地区的福佬人和广府人对于客家人的称谓。清朝初年,清政府为了防范明朝逃亡于台湾并经常袭击沿海地区的郑成功部,实施了“迁海”的政策。命令广东、福建等沿海省份的居民从海岸线向内陆撤退50里居住,以期断绝沿海人民对郑成功部队的支援。康熙二十三年(1684),在平定了郑氏之后,清政府又下令全面放开海禁,实行“复界”,允许人民进入沿海地区,但是由于多年的动乱和人民不断起义反抗,沿海地区人口大量减少,能够迁回的只有十之一二。这就为客家人离开三江地区,向沿海迁播创造了绝佳的条件。在清朝政府的鼓励和组织下,加上人民自发的迁徙,客家人向广东沿海

6、大量迁入。深港地区也在迁海之列,龙岗几个较大的客家姓氏都是在清朝初年康熙、嘉庆年间由闽西的汀州、粤东北的梅州、赣南的赣州等地迁入的。1.3.客家人在龙岗地区的发展象客家人有名的祖训诗所说的:“年深客地成吾地,日久他乡变故乡”,客家人在龙岗地区落地生根,开拓耕耘,迅速发展起来。客家人进入龙岗地区之后,正赶上清朝初年有名的“康乾之治”,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商业、手工业也不断繁荣。客家人重视教育,同时又对耕、学、工、商一视同仁,勇于开拓,因此龙岗地区的客家经济也同其他地区的客家经济一样,取得长足的进步。8龙岗客家宗族观念与居住形态现在龙岗区几个客家大的姓氏中,就有很多是在这一时期靠商业和手工

7、业迅速积累了财富,壮大起来。例如现在在龙岗区坑梓镇人口中占有绝大多数的黄姓,其始祖原籍梅州,清初先迁惠州,再迁龙岗坪山;清康熙三十年(1691),在坪山的一世祖朝轩公打发长子居中公带领三个儿子到坑梓立基。黄氏家族一方面坚持耕读文化的传统,另一方面又适应当地需要,大力开展工商业活动。坑梓出产大米、花生、甘蔗,黄氏便收购大米、开油坊、榨蔗糖,将米、油、糖贩运到惠州等地,再从惠州买回肥料(猪粪)和石灰(以中和山区酸性土壤)。农民若买不起,可以赊,秋后再还。这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