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404004
大小:5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0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组织模式改革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组织模式改革探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组织模式改革探讨陈旧的教学组织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及岗位的发展需求。本文在对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组织模式改革情况进行分析基础上,探讨如何有针对性、有效地组织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 1从专业建设层面:实施旺进淡出、八学期教学组织模式改革 校企合作的广泛推进,促进了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校企合作中往往存在学校一头热、顶岗实习流于形式、没有形成互利双赢机制等问题。我们经过9年探索与实践解决了这些问题,逐步形成了湖南新康辉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等20个功能互补的共建
2、型、双向型、共享型校外实习基地,建立了八学期、旺进淡出教学组织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1解决的主要教学问题 1.1.1通过旺进淡出和滚动式的教学组织解决了实践教学时间上的锲合问题 利用旅游行业每年的410月旺季安排学生实习,淡季则安排学生在校学习。同时用滚动的办法安排实习学生。即将整个要去进行教学实习的学生按班分批去,待第一批实习班级归来,第二批学生去接替第一批学生实习的岗位进行实习。这样就使企业虽然岗位上换了人但还是有人顶岗,也使学校解除了实习岗位不足、实习学生指导老师不足的压力,解决了实践教学时间上的锲合问题。 1.1.2通过实施八
3、学期解决了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等问题,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当前高职院校实行的是三学年六学期制,在第三学年上学期中期即当年11月份,就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实际上大多数学生已被放羊,顶岗实习形同虚设。为解决这个办法,就通过设置多学期,对接企业用人需要,实行旺进淡出,在第三学年的最后阶段设置第八学期,进行综合实训,对学生进行全面升华。其进出路径如表1。 1.2解决主要教学问题的方法 1.2.1试验法 通过一个专业的旺进淡出、八学期教学组织模式的长期试验探索,创新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机制与模式,揭示高职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 1.2.2系统研讨法 进
4、行抽样调查和具体考察,分析其成功与不足,使项目研究更周密。 1.2.3推广求证法 边探索,边推广应用,边升华,提升了成果的质量和推广价值。 1.2.4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 推行旺进淡出、八学期教学组织方式并实际进入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长期运行,形成成熟的运行机制。这一方式使教学周期吻合旅游企业生产周期,实行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满足生产需要,实现校企合作互利双赢,建立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打破传统六学期模式,又在第三学年最后设置综合提升的第八学期,使人才培养质量在实践理论实践循环中得到了保障。 1.3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中应注意
5、的问题 (1)改革教学模式目的是提高学生技能,因此可以改变传统学习中对知识系统性和完整性的要求。特别是要发挥短学期的优势,强化实践教学。 (2)学习过程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有序性,知识和能力训练递进进行。 (3)教材建设是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要有好的实训目的,需要目标明确、内容适宜的教材,因此可以组织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技能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编写。 (4)教学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师和学生的通力配合,因此教师、学生都要了解和熟悉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模式,去更好地完善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 (5)落实与之相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 2从课
6、堂教学层面:实施班级、小组、个别组织形式改革和实施主题研讨组织模式 2.1实施班级、小组、个别组织形式改革 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优化改革是一个涉及到教学质量好坏的重大问题。传统的教学组织以班级授课制为主,少量采用小组、个别学习形式。各种形式各有利弊。班级授课制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系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但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独立性,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的做法是:将三种形式结合使用,发挥各自的互补作用,深层提高教学质量。 (1)以移动学习为纽带,实施分层教学。通过微信及相关软
7、件,对不同学生进行分析、分组,因材施教。 (2)以改变教室状况为手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室里,教师不再有固定的位置,学生对面而座,便于交流。 (3)突出小组学习。小组学习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学习。因为它更适宜于让学生活动体验和技能,更有利于使学生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的均衡达成,有利于学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2.2实施主题研讨组织模式 主题研讨就是在分组后,通过解决实际存在的难题,实现学习与发展。其核心思想是: 2.2.1要遵守研讨规范 一是小组中每一个人都要发言,但每次只能一人发言;二是追求数量、追求创意,每人至少提建议10条以上
8、;三是不与他人交流,避免观点空泛;四是不质疑,不批评,不打断;五是视不同意见为学习机会。 2.2.2要遵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