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400557
大小:59.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20
《重大事件影响下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提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重大事件影响下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提升 摘要以广州亚运会为例,讨论了重大事件对城市形象的影响。城市形象主要由经济、人居、环境和政府等要素所决定。广州可以举办亚运会这一重大事件为契机,通过完善城市形象建设,并借助事件参与者与媒体报道扩大广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全面提升广州的城市形象。 关键词重大事件;形象;知名度;美誉度 一、研究背景 事件对举办地的经济影响已被广泛认知。短期内大量的人流、物流与信息流的聚集,对当地的商业、金融、交通、住宿、政府税收、就业等都产生了突发性的影响。各举办地都寄希望事件成为经济的助推器。对其经济影响的评估成为过去近20年来的研究主流,但
2、由于许多事件需要在政府的支持与公共资源的大量投入下才能完成,因此经济的评估要迎合政治精英们的期望,会使评估者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中,即使事件本身是不盈利的,也会得出长期积极经济影响的结论(Hiller,2000)。与此同时,一些政策决策者们也发现,若过分将经济利益作为其竞办事件赢得公众支持的砝码,则会承担很大风险,这意味着他们有义务使公共资金与资源的投入使用增殖。 在这种背景下,各举办国越来越关注这种耗资巨大、带有政治色彩的事件对当地经济、文化与环境的持续性影响。如何将其效应发挥到最大,将事件融入到目的地形象建设的整体战略中,为各举办国所关注。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大背景下
3、,重大事件已被当作是各国、各城市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战略工具。作为亚洲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水平最高的综合性体育比赛,申办和举办亚运会,对广州的建设与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它将如同一个巨大的引擎推动广东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更快腾飞,为广州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是向亚洲各国、向全世界展示广州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进一步提升广州的国际知名度,全方位树立广州世界大都市形象、确立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地位最佳机会。原因在于,城市形象作为一个地方品牌,是笔无形资产。一个在外界拥有良好形象的城市,一方面不仅能够源源不断地吸引八方来客前来旅游、观光、购物、置业和投资发展,而且良好的城
4、市形象还犹如一个巨大的磁场,使周边地区乃至海内外的生产要素吸引进来,形成巨大的现实生产力,推动和促进城市经济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良好城市形象将会显著地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市民的凝聚力,提高市民的素质,使市民养成热爱城市、保护环境、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基于此,本文试图从重大事件作为提升城市形象的战略工具角度出发,从城市形象构成要素中的经济、环境、人居和政府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广州亚运会的举办对塑造和提升广州形象的作用。 二、城市形象的基本要素 城市形象就是城市的内外公众对一个城市的总体的、抽象的、理性概括和评价,它既有物质因素,也
5、有精神因素,主要是对诸如城市规模、经济、文化、环境、市民素质、社会治安、城市建筑特色、城市发展前景等总的看法。一个良好的城市形象是城市物质水平、城市品质和城市人素质的综合体现,是一种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的有机构成。 影响城市形象的因素很多,主要因素可归纳为、自然环境的优劣、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社会文明的程度、基础生产和生活设施的完善程度、政府管理行为、社会治安状况、市民素质等。美国的Perter(1995)将决定城市竞争力的要素分成两大类:经济决定因子和战略决定因子,进而认为城市竞争力是经济决定因子和战略决定因子的函数,即:城市竞争力=f(经济决定因子+战略决定因子).
6、 其中,经济决定因子包括生产要素、基础设施、区位、经济结构和城市适宜度,而战略决定因子则包括政府效率,城市战略,公共、私人部门合作和制度弹性等。表1中列出了城市形象的基本要素中的经济要素、人居要素、环境要素和政府要素。 三、重大事件对城市形象影响的机制分析 重大事件在城市地区的新发展、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场馆的新建和改造等方面,这些都有助于物质环境塑造,而城市管治能力的提高、地方文化的发展和更加开放的环境等方面却有助于制度环境的营造。相对于城市发展历史来说,任何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都较短,世博会也仅为半年左右,奥运会、亚运会则为期两周,如果包括前面的准备过程
7、,大约也就5年时间。由此可见,重大事件将在短时间内起到提升城市竞争力诸多因子的作用,进而对于整个城市系统来说,重大事件将成为“鲶鱼效应”中的“鲶鱼”,因此,重大事件成为短时间内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一条途径,重大事件甚至被喻为“可与19世纪工业革命相比的发动机”[2]。重大事件对城市形象影响的机制见图1。 重大事件作为一种大型活动,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和娱乐性,往往被相关者当成当地文化的浓缩和再现,成为追寻文化真实性的具体目标。事件的参与性以及渲染的节日气氛都满足了参与者的体验要求,使参与者不再是“对立”地、“物我相照”地观看死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