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399320
大小:6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0
《特岗教育学课后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后习题一、师德1.起导向作用的是教师职业道德2.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原则是方向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教育性原则,民主性原则3.教师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精益求精的精神,谦虚谨慎的态度、锐意创新的品质是严谨治学的基本要求4.是否具备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素质高低的重要指标5.“其身正,不令而行”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中的为人师表6.“慎独”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高层次7.我国古代《礼记》中有“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这体现了对教师职业道德教书育人的要求8.职业责任感既是职业道德行为的出发点,又是激励教师实现某种职业道德目标的动力9.社会评
2、价法是指行为当事人之外的个人或组织如学校或其他社会方面的人员,根据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的道德状况做出评价的方法10.教师职业道德标准是衡量和判断教师行为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11.教师自我完善的基本途径是勇于创新×12.了解和研究学生是师德的灵魂×13.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要求有哪些?①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感;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②拥有健全的人格(教师要有健康的人格身体;良好的人格心理;对高层次人格的追求)③要身体力行(教师仪表要朴实整洁,举止稳重端庄;教师语言要文明、规范、准确、有激励性、有启发性;教师要严于律己,表
3、里如一,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14结合社会实际,谈谈新世纪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师德观。①理想主义师德观,是指以集体利益或他人利益为基点来协调个人与集体关系的行为方式,它符合社会进步的要求,有两个特征:起点高(教师应是社会上高尚的人),精神价值明显(社会提倡以精神的丰富来弥补教师物质利益获得的缺乏)②现实主义的师德观,从考虑社会现实和人性现实这两点出发,以挑战问题的勇气,分析人性的内在需要,认为教师也是人,人之本性驱使使他愿意选择已多他少的利己主义行为方式。这种观点有两个风格:道德底线定位,互助功利主义的嵌入③新时期师德观强调理想与现实的结合,提倡可信可爱的师德
4、观,即满足教师个人的内在需求也顾及社会规范的要求,它坚持三条原则:服务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张力性原则第二部分教育学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了教育的长期性2.“活到老,学到老”反映了现代教育的终身性3.孔子的代表作是《论语》,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4.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学”5.在教育的基本要素里,作为中介的是教育影响6.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政治家和商人7.教育史上,提出“产婆术”的是苏格拉底8.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是封建社会教育形态的主要特征9.教育史两大对立学派的代表人物是传统思想的赫尔巴特和现代教育的
5、杜威10.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是《学记》,“教学相长”就是出自其中。11.教育史上提出白板说的是洛克。9.“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产生于生产劳动的需要其根本目的是在于促使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观点。10.“教育”一词在我国出现最早的是《论语》×1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12.汉代地方官学通常被成为郡国学或者郡县学,其发展始于景帝初期。×13.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观点的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正确14.一个顽皮的孩子偶然把手指伸到火苗上,被灼伤,并由此获得火的有关知识,这一过程可以称为“教育”×15.提出“泛智”教育
6、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是培根×16.试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他主要的教育观点有:①教育理论体系是伦理学和心理学,他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可以说是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②他的教育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③教育性教学原则,他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概念。④他的教学四阶段论:明了、联合(联想)、系统、方法。⑤他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和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特点。20.试述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①
7、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②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③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指导教学质量④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道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⑤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21.试述20世纪后期教育的特点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的全球化;教育的信息化;教育具有科学性2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23.“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原则24.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有三种,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孟子、弗洛伊德、
8、威尔逊、高尔顿等25.教育在发展中与政治经济的发展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